[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锂离子和钠离子电池的2D-CaV4 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33917.4 | 申请日: | 2020-03-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0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常立民;聂平;林丽;徐天昊;高爽;赵翠梅;王海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G31/00 | 分类号: | C01G31/00;B82Y30/00;H01M4/485;H01M10/0525;H01M10/054 |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李泉宏 |
| 地址: | 136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锂离子 钠离子 电池 cav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离子和钠离子电池的2D CaV4O9纳米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该材料中CaV4O9为二维薄片结构。制备方法为:采用水热合成与液相超声剥离相结合的方法,以氢氧化钙和五氧化二钒为原料,制备3D CaV4O9,选取不同的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N‑甲基吡咯烷酮(NMP)和乙腈)超声8小时得到2D CaV4O9纳米片。本专利工艺可以实现2D纳米片的厚度调控,从而提高材料的比表面积,使材料具备高比容量和优异的倍率性能。此方法制备工艺简单、环境友好、可以实现工业化宏量生产,并且可以拓展应用于其他同类2D纳米片材料的制备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二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到利用水热合成和液相超声剥离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2D CaV4O9纳米片。
背景技术
电化学储能技术是现代生活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不可或缺的一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众多储能器件中,锂离子电池(LIBs)应用最广。在便携式电子设备领域,锂离子电池基本上已经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而在电动汽车动力源领域,其主导地位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市场对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锂金属的稀缺性,研究者在继续开发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同时也在寻找其替代品。钠离子电池(SIBs)与锂离子电池LIBs具有类似的电化学储能机理,因此也同样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电池技术,在部分领域,甚至有望替代锂离子电池。但是,钠离子的尺寸较大,原子质量重,化学反应动力学缓慢。所以,从目前的已有的研究基础来看,SIBs的性能还不能满足需求。从技术上讲,无论是对现有LIBs的储能性能进行升级,还是研发新型高性能SIBs,开发高效适配的电极材料都是其中的关键环节。而且,从商业化的角度讲,寻找一种合适的且在锂/钠离子电池中均有活性的新型高效电极材料更有意义,尤其是负极材料。
钒氧化物因其独特的层状结构,很适合作为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近年来,在LIBs领域和SIBs领域都被当做电池负极的热点明星材料在研究。钒氧化物结构中,V-O键的强度较大,在低价下也不会达到零,所以当钒氧化物用作负极材料时,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较小。同时,多价钒在电化学反应中可以进行多电子转移,使钒氧化物发生更多的电化学反应,从而获得较高的比容量。然而,像一般典型的钒氧化物(如V2O5、V2O3等)的电导率较低,反应动力学较差。钒酸钙(CaV4O9)作为一种新型的无机层状化合物,显示出了更高的电导率和比表面积,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的体积变化较小。由于其独特的层状结构,CaV4O9可以被剥离成超薄的二维CaV4O9(2D CaV4O9)纳米片。其高比表面积、良好的导电性和二维结构,也使得二维材料在电化学储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发明创新性的选用了水热合成与液相超声剥离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将三维块体材料剥离成二维片状材料,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剥离过程中通过选取不同的溶剂来调控纳米片的厚度并将2D CaV4O9用于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更重要的是将CaV4O9用作LIBs和SIBs的电极材料时,该电极材料展现出高容量、优异的循环稳定性以及高倍率特性等诸多优点。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师范大学,未经吉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39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