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稀密交替环境下培育宜稀耐密抗烂铃棉花品种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31562.5 | 申请日: | 2020-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96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朱继杰;赵红霞;王士杰;贾晓昀;李妙;王国印;和剑涵;聂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宋红宾 |
| 地址: | 050035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替 环境 培育 宜稀耐密抗烂铃 棉花 品种 方法 | ||
1.一种稀密交替环境下培育宜稀耐密抗烂铃棉花品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母本和父本杂交,收获得到F1代种子;
(2)播种F1代种子,得到F1代植株,收获得到F2代种子;
(3)播种F2代种子,得到F2代植株,对F2代植株进行稀植,筛选单株增产潜力大的单株,收获得到F3代种子;
(4)播种F3代种子,得到F3代植株,对F3代植株进行密植,筛选耐密性好、抗烂铃单株,收获得到F4代种子;
(5)播种F4代种子,得到F4代植株,对F4代植株进行稀植,筛选单株增产潜力大的单株,收获得到F5代种子;
(6)播种F5代种子,得到F5代植株,对F5代植株进行密植,筛选耐密性好、抗烂铃单株,收获得到F6代种子;
(7)播种F6代种子,得到F6代植株,对F6代植株进行常规密度种植,筛选丰产性、品质、抗病性和早熟性好的单株,收获得到F7代种子;
(8)播种F7代种子,重复步骤(7),育成宜稀耐密抗烂铃棉花新品系;
筛选单株增产潜力大的单株是指以单株结铃数、单铃重为主要选择指标,选择标准:单株结铃数≥33个,单铃重≥6.0g,叶枝3-5个,衣分≥38.0%;
筛选耐密性好是指以单株结铃数、单铃重为主要选择指标,选择标准:单株结铃数≥10个,单铃重≥5.0g,衣分≥38.0%;
筛选抗烂铃单株是指以霜前花僵瓣率、烂铃率为主要选择指标,兼顾株型性状的选择,选择标准:烂铃率≤5%、霜前花僵瓣率≤5%、第一果枝节位≥8 或第一果枝高度≥30cm,群体叶片分布疏朗、叶量中等,铃壳薄,吐絮时间较短;
筛选丰产性、品质、抗病性和早熟性好的单株是指皮棉产量较对照增产 10%以上,抗枯萎耐黄萎病,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8mm,比强度≥28cN/tex,马克隆值≤5.5,生育期 125±5天,霜前花率≥90%;
稀植是指2000-2500株/亩,密植是指5000-6000株/亩,常规密度种植是指3000-3500株/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本为冀668后代选系N111+N112,父本为冀丰1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未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156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使用的皂体结构
- 下一篇:一种含有元宝枫籽油的亚微乳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