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点击化学接枝氨基的聚酰亚胺CO2 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23581.3 | 申请日: | 2020-0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77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廖家友;苗玉婷;段文祥;孟哲;张培霄;徐彩蝶;白百川;吴旭;安霞;谢鲜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71/56 | 分类号: | B01D71/56;B01D67/00;B01D53/22 |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点击 化学 接枝 氨基 聚酰亚胺 co base sub | ||
1.一种点击化学接枝氨基的聚酰亚胺CO2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聚酰亚胺的制备:
将4,4'-(六氟异丙烯)二酞酸酐置于升华炉中130℃-200℃处理12h,2,5-二甲基-1,4-苯二胺置于真空干燥箱中真空干燥12h;将2,5-二甲基-1,4-苯二胺一次性加入通保护气的实验装置后,第一次加入N,N-二甲基乙酰胺溶解,溶解过程中保持冰水浴温度小于5℃,待2,5-二甲基-1,4-苯二胺溶解完全后,分批次加入4,4'-(六氟异丙烯)二酞酸酐和第二次加入N,N-二甲基乙酰胺,反应48h后,加入3-甲基吡啶和95乙酸酐,继续反应48h,反应结束后,反应产物用甲醇沉淀、洗涤,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备用,得到聚酰亚胺;
第二步,溴代聚酰亚胺的制备:
取第一步中制备的聚酰亚胺加入三口烧瓶中,加入1,2-二氯乙烷溶解,溶解完毕后,加入N-溴代琥珀酰亚胺和偶氮二异丁腈,50℃-100℃下反应3~6 h后,用甲醇沉淀、洗涤,将产物置于真空干燥箱干燥,得到溴代聚酰亚胺;
第三步,聚酰亚胺的叠氮化:
取第二步制备的溴代聚酰亚胺加入三口烧瓶中,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溶解,再加入NaN3,加热至50℃-100℃反应24h,反应产物用甲醇水混合溶液沉淀,沉淀物用蒸馏水清洗2-3次后,置于真空干燥箱干燥备用,得到叠氮化的聚酰亚胺;
第四步,点击功能化聚酰亚胺的制备:
称取第三步的产物加入Schlenk瓶中用N-甲基吡咯烷酮溶解配制成溶液,将Schlenk瓶置于液氮中冷却,脱气,充高纯氮气,按比例加入溴化亚铜、五甲基二乙烯三胺和炔基化合物,将Schlenk瓶加热至50℃~100℃搅拌反应24h,反应产物用乙醚沉淀,沉淀物用蒸馏水清洗2-3次后置于真空干燥箱干燥,得到点击功能化聚酰亚胺;
所述叠氮化聚酰亚胺的用量为3g,N-甲基吡咯烷酮溶解后的溶液质量浓度为10%;所述溴化亚铜和五甲基二乙烯三胺的比例为0.206g:600μL;所述炔基化合物为665.6μL的二乙基丙炔胺或520.9μL的二乙基丙炔胺和70μL的丙炔醇;
第五步,气体分离膜的制备:
取点击功能化聚酰亚胺加入试样瓶,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溶解、过滤后将溶液均匀涂覆在玻璃板上,将玻璃板80℃干燥成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击化学接枝氨基的聚酰亚胺CO2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所述2,5-二甲基-1,4-苯二胺和第一次加入的N,N-二甲基乙酰胺的比例为13.6205g:140mL;4,4'-(六氟异丙烯)二酞酸酐和第二次加入的N,N-二甲基乙酰胺的比例为44.424g:92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击化学接枝氨基的聚酰亚胺CO2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所述聚酰亚胺、1,2-二氯乙烷、N-溴代丁二酰亚胺和偶氮二异丁腈的比例为10g:200mL:6.5466g:0.1745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击化学接枝氨基的聚酰亚胺CO2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所述溴代聚酰亚胺和N-甲基吡咯烷酮的比例为5g:50mL;NaN3和溴代聚酰亚胺的摩尔比为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击化学接枝氨基的聚酰亚胺CO2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五步中所述点击功能化聚酰亚胺和N-甲基吡咯烷酮的比例为1g:9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358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