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可产褐藻胶裂解酶的勒克氏菌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22190.X | 申请日: | 2020-0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08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莉莉;秦松;刘正一;宋宛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9/88;C12P19/00;C12P19/04;C12P19/12;C12R1/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马国冉 |
| 地址: | 264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可产 褐藻 裂解 勒克氏菌 及其 应用 | ||
1.一株可产褐藻胶裂解酶的勒克氏菌(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9314的勒克氏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藏编号为CCTCC M2019314的勒克氏菌(
步骤1: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9314的勒克氏菌(
种子培养基的配方为:葡萄糖5g/L,蛋白胨5g/L,酵母浸粉10g/L,海水配制;
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葡萄糖3g/L,海藻酸钠3g/L,蛋白胨3g/L,酵母浸粉6g/L,自来水配制;
步骤2:将发酵液于4℃离心,得到粗酶液;
步骤3:将粗酶液加入到褐藻胶溶液中进行酶解,得到酶解液;步骤4:分离纯化褐藻寡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9314的勒克氏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进行种子培养和发酵培养时,培养温度均为30℃,摇床转速均为200rpm,培养时间均为28h。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褐藻胶溶液的浓度为3g/L,粗酶液与褐藻胶溶液的体积比为1:9。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酶解温度为:35℃。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分离纯化褐藻寡糖的步骤依次包括:陶瓷膜过滤-醇沉抽滤-旋转蒸发-超滤透析-离子交换-纳滤浓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219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