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型接点底孔结构及其综合整流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09971.5 | 申请日: | 2020-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29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奚望;陆伟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B3/02 | 分类号: | E02B3/02 |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必元 |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点 底孔 结构 及其 综合 整流 方法 | ||
T型接点底孔结构及其综合整流方法,属于水利工程整流技术领域。包括水流的垂向整流底坎以及水流的水平向Y型整流墙,T型接点处的三维进水口对接点处特殊的多维多涡流水流结构进行整流优化外,还有很好的冲淤作用,减小整流结构前后可能的淤积对整流效果的弱化,该整流方法适用性广,整流效果明显,流态稳定,能除沙冲淤,对地质条件和水位变幅适应性强,水面波动小,维修保养方便,工程投资相对较小,施工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泵站进水流态改善,具体涉及T型接点底孔结构及其综合整流方法,属于水利工程整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河道内修建水闸、泵站等水工建筑物控制水流,受地形、结构布置等条件影响,有时建筑物上游会产生漩涡、横流及回流等不良流态,对水工建筑物泄流安全、和过流效率造成很大影响,这就需要一系列的整流方法,使得水流顺直平稳的进入水工建筑物降低水工建筑过流由于进流不顺产生的安全隐患。如图5所示,是这类工程布置的示意图,泵站运行时,如不进行整流,在进水前池两侧有漩涡存在。(一般这类工程,泵站运行,水闸不开;水闸打开,泵站不运行。)
传统的闸站等水利工程的整流方法:使用整流坎,整流墩,整流墙、柱等对闸站工程进水进行流态调整,减少水流流动区域内的漩涡等,使水流可以平顺的进入水工建筑物,但是传统的这些整流措施无法满足解决T型进口和宽敞进水面短引水渠闸站工程(特别是泵站工程)的整流需要。同时难以处理整流设施前后淤积问题。面对T型进口和宽敞进水面短引水渠闸、站工程急需一种新型经济有效的整流方法。本发明就是经过试验研究行之有效的解决这类问题的整流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水利工程中闸站结合布置方案,即T型接点底孔结构及其综合整流方法,本发明一种应用于T型进口和宽敞进水面短引水渠闸、站工程中,可以有效改善流态,并可冲淤的综合型整流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T型接点底孔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水流的垂向整流底坎以及水流的水平向Y型整流墙,所述Y型整流墙置于整流底坎中部位置,且所述Y型整流墙的顶部高于整流底坎并低于最低水位,以形成T型结构;所述整流底坎中部位置设有梯形底孔,所述Y型整流墙由两块分叉墙以及一块主体墙构成;所述Y型整流墙的顶部齐平,所述分叉墙的外侧底角处衔接于梯形底孔上部的整流底坎迎水面,且所述分叉墙的底部悬空,使梯形底孔与Y型整流墙结合形成三维进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梯形底孔的两侧面为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整流底坎置于泵站前池的前边缘,并垂直于水流方向,其两端垂向边界。
进一步的,所述整流底坎的迎水面为斜坡,整流底坎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
进一步的,所述分叉墙的底部与梯形底孔的顶部齐平。
进一步的,所述梯形底孔的孔高为整流底坎高度的0.6倍。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墙的底部与整流底坎底部齐平。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T型接点底孔结构的综合整流方法,其特征是,水流通过整流底坎产生的垂向跌落漩滚调整流向和速度,三维进水口可以有效的调整接点处流态,并减小淤积;而Y型整流墙将T型接点处的水流在水平方向向两侧调整,让两侧边界的不良流态消除,从而达到可以调整流态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99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疫测温记录臂环
- 下一篇:固定光激光刀模切割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