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车辆设备的数值数据的故障原因分析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02628.8 | 申请日: | 2020-0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6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 发明(设计)人: | 朴贤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7C5/08 | 分类号: | G07C5/08;G07C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新娜;崔龙铉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车辆 设备 数值 数据 故障 原因 分析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故障原因分析系统,该故障原因分析系统利用车辆行驶期间车辆设备的数值数据并分析包括在车辆的行驶数据中的设备数值数据以选择故障诱导因子,从而即使在故障症状不持续并间歇地出现的情况下,也从车辆的行驶数据中提取每个设备的数值数据,并且分析设备数值数据以选择故障诱导因子,从而减少故障症状出现时进行车辆设备的检查和维修所需的时间和成本,并避免错误的维修或过度的维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在发生故障时分析车辆行驶期间车辆中包括的设备的数值数据的系统及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车辆行驶期间车辆设备的数值数据的故障原因分析系统及方法,当判断车辆设备的数值数据值在预定基准范围外时,可以针对每个故障诱导因子计算影响指标。
背景技术
根据传统的故障原因分析方法,仅当在服务中心接收到故障情况后在车辆中可以再现故障情况时,才能对相应的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维修。
此外,在再现相同故障情况的情况下拆除和拆卸多个联动装置以分析故障原因的方法可能导致分析故障原因和维修故障所需的时间和成本过多。
此外,在发生故障的装置是车辆的重要组件的情况下,如果未能准确地判断故障原因,则只能更换整个装置(或联动装置),从而可能由于不正确地进行车辆维修而出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例如基于利用车辆行驶期间车辆设备的数值数据的大数据的故障原因分析系统,该故障原因分析系统可以分析包括在车辆的行驶信息中的车辆设备的数值数据以针对每个预期的故障诱导因子计算影响指标,并通过影响指标的相对大小和计算影响指标的累积次数大于或等于基准值来选择故障诱导因子,从而即使在故障诱导因子的出现不持续且间歇地出现的情况下,也能确认故障诱导原因。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种利用车辆行驶期间车辆设备的数值数据的故障原因分析系统可以包括:设备数值数据分析装置,当通过监测车辆的设备数值数据而测量到设备数值数据值在预定基准范围外时生成故障诱导因子数据集、正常状态数据集和恢复状态数据集中的至少一个数据集并将该数据集传送到大数据服务器,从大数据服务器接收与数据集对应的数据并针对每个故障诱导因子计算影响指标,并且基于所计算的影响指标选择故障诱导因子;以及大数据服务器,将与所接收的数据集对应的数据传送到设备数值数据分析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一种设备数值数据分析装置可以包括:设备数值数据监测单元,从安装在车辆中的多个传感器周期性地接收包括设备数值数据的车辆状态信息,并监测所接收的设备数值数据值是否在预定基准范围外;数据集生成单元,当设备数值数据值在预定基准范围外时,根据预定基准来设置故障状态区间和正常状态区间,并生成针对故障状态区间和正常状态区间的包括多个故障诱导因子数据的故障诱导因子数据集和正常状态数据集;数据集传送单元,将生成的数据集传送到大数据服务器;影响指标计算单元,从大数据服务器接收与数据集对应的数据,并且通过利用所接收的数据来针对每个故障诱导因子计算影响指标;以及结果信息生成单元,通过基于所计算的影响指标选择故障诱导因子来生成分析结果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数据集生成单元可以将从当设备数值数据值在预定基准范围外时测量到设备数值数据值的时间点到预定时间之前的区间设置为故障状态区间,并且将从故障状态区间的开始时间点到预定时间之前的区间设置为正常状态区间。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设备数值数据监测单元可以监测在故障状态区间之后接收的设备数值数据值是否再次落入预定基准范围内,数据集生成单元可以将从落入预定基准范围内的时间点到预定时间之前的区间设置为恢复状态区间,并生成针对恢复状态区间的包括多个故障诱导因子数据的恢复时间点数据集,并且数据集传送单元可以将生成的恢复时间点数据集传送到大数据服务器。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结果信息生成单元可以通过反映所计算的影响指标和根据影响指标的累积次数来选择故障诱导因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26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