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将帘布层传递到轮胎成型鼓的胎体组合件的设备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99294.3 | 申请日: | 2020-0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52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 发明(设计)人: | D·帕波特;M·德格拉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VMI荷兰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D30/30 | 分类号: | B29D30/30;B29D30/26;B29L30/00 |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迟姗;匡丽娟 |
| 地址: | 荷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帘布 传递 轮胎 成型 组合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帘布层传递到在轮胎成型鼓上的胎体组合件上的传递设备和方法,其中,传递设备包括传递环,该传递环具有第一环段和围绕中心轴线沿周向延伸的框架,该框架用于将第一环段保持在第一角位置中,所述第一角位置沿着框架沿周向分布,其中,第一环段能相对于框架沿径向从第一径向距离移动到距中心轴线的第二径向距离,该第二径向距离小于第一径向距离,其中,传递设备还包括第一滚压装置,该第一滚压装置能定位在插入第一角位置之间的第二角位置中,其中,传递设备还包括第二环段,该第二环段能定位在距中心轴线第二径向距离处的第二角位置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一个或多个帘布层传递到在轮胎成型鼓上的胎体组合件(carcass package)上的传递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的传递设备包括传递环,该传递环用于将缓冲帘布层传递到轮胎成型鼓上的胎体组合件上。传递环设置有多个环段和框架,该框架围绕中心轴线沿周向延伸,用于将多个环段保持在沿着框架沿周向分布的多个角位置中。环段可相对于框架径向移动,以保持和释放缓冲帘布层。传递环还包括:中心辊,该中心辊用于在轮胎成型鼓的中心区域中将缓冲帘布层缝合到轮胎成型鼓上的胎体组合件;和两个胎肩辊,该两个胎肩辊用于沿着要形成的轮胎的胎肩缝合所述缓冲帘布层。
发明内容
已知传递设备的缺点在于中心辊和两个胎肩辊占据传递环的圆周的一部分,通常在传递环的顶部。在该角位置处,没有空间来安装环段。因此,环段沿着框架在周向上的分布被局部中断。同时,工业要求越来越薄的缓冲帘布层,这些缓冲帘布层在未被传递环的环段合适地接合时更可能变形。具体地,在中心辊和两个胎肩辊的位置处没有环段时,较薄的缓冲帘布层倾向于不可预测地表现和/或显著凸出。
为了解决问题,申请人已经考虑降低中心辊以在环段不存在的位置处为缓冲帘布层提供另外的支撑。然而,中心辊的圆柱形状和/或自由滚动性质实际上增加了较薄缓冲帘布层的不可预测行为。
因此,凭借已知的传递设备,难以为了将所述缓冲帘布层可靠地传递到轮胎成型鼓上的胎体组合件而将较薄缓冲帘布层保持为圆形。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将一个或多个帘布层传递到在轮胎成型鼓上的胎体组合件上的传递设备和方法,其中,可以提高传递的可靠性。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将一个或多个帘布层传递到在轮胎成型鼓上的胎体组合件上的传递设备,其中,传递设备包括传递环,该传递环具有多个第一环段和围绕中心轴线沿周向延伸的框架,该框架用于将多个第一环段中的每一个保持在相应的第一角位置中,其中,多个第一环段的第一角位置沿着框架沿周向分布,其中,多个第一环段能相对于框架在垂直于中心轴线的径向上从第一径向距离移动到距中心轴线的第二径向距离,该第二径向距离小于第一径向距离,其中,传递设备还包括第一滚压装置,该第一滚压装置能定位在沿周向插入多个第一角位置之间的第二角位置中,其中,传递设备还包括第二环段,该第二环段能定位在距中心轴线第二径向距离处的第二角位置中。
在第二角位置中,第二环段可以与第一滚压装置交替或补充第一滚压装置。具体地,当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帘布层传递到在轮胎成型鼓上的胎体组合件上时,第二环段可以在第二角位置处接触、接合和/或保持一个或多个帘布层。因此,一个或多个帘布层可以沿周向更均匀、更一致或更可靠地由传递设备保持和/或支撑,从而减少和/或防止第二角位置处不存在第一环段的不利影响。由此,一个或多个帘布层可以在传递期间保持更圆,从而提高所述传递的可靠性。这在传递一个或多个较薄的缓冲帘布层时可以是特别有利的。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二环段适于在第二环段和第一滚压装置同时在第二径向距离处的第二角位置中时容纳第一滚压装置。因此,第二环段不必与第一滚压装置交替处于第二径向距离处。换言之,第一滚压装置不必为了使第二环段移动到第二径向距离处的第二角位置中而从第二径向距离移开。这在从一个或多个帘布层在轮胎成型鼓上的胎体组合件上的传递切换到缝合时可以节省宝贵的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VMI荷兰公司,未经VMI荷兰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92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