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装缠绕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91459.2 | 申请日: | 2020-0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7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国亭 |
| 主分类号: | C08L71/02 | 分类号: | C08L71/02;C08L53/02;C08L63/00;C08L33/12;C08K13/06;C08K9/06;C08K7/02;C08J5/18;C08G65/334;C08F8/12;C08F220/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装 缠绕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装缠绕膜,其特征在于,是以如下重量份的组分为原料制备而成的:改性环氧氯丙烷橡胶20‑30份,改性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5‑10份,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段共聚物5‑10份,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10‑15份,表面修饰纳米纤维粉2‑4份,增塑剂0.2‑0.5份,稳定剂0.2‑0.5份。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包装缠绕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的包装缠绕膜具有制备成本低廉,拉伸强度和抗刺穿强度高,自粘性佳,耐候性优异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装缠绕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捆束、包装和包覆货物用的各种包装材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其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包装缠绕膜是近年来国际上颇为流行的一种包装材料,通常又叫拉伸膜、捆扎膜,它能使整堆货物堆垛稳固不松散,从而减少运输中的破损,还能起到防尘防潮的作用,另外,其具有优越的抗拉性、抗刺穿性、抗撕性好,自粘性佳以及回缩率高的优点,被广泛用于化工产品、电子产品箱、陶瓷产品、机电设备等打包捆扎应用中。
目前市场上的缠绕膜主要采用PE作为原材料,这种材料生产成本较高,生产工艺产生的废料较多,给企业的生产造成的浪费较大,另外其还存在成分单一,缠绕膜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抗撕裂强度较低,不能较好的应用于包装产品中,使用时相互粘连的情况比较严重,在缠绕膜生产过程中,薄膜生产不稳定,产品质量不均的技术问题。
授权公布号为CN 104151507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拉伸缠绕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拉伸缠绕膜材料由以下成分按照重量比组成:环戊烯8-16份、六氯环戊二烯5-12份、聚乙二醇3-8份、聚乙烯16-23份、间苯二甲酸二乙酯2-5份、乙酸乙烯酯2-4份、丁酸甘油4-7份。制备方法包括混合、双螺杆挤压、流延等步骤。制备得到的拉伸缠绕膜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抗刺穿强度得到了有效提高,高于常规的拉伸缠绕膜材料的相关性能。但其成分多,成本高,耐候性和机械力学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此,开发一种制备成本低廉,拉伸强度和抗刺穿强度高,自粘性佳,耐候性优异的包装缠绕膜符合市场需求,具有广泛的市场价值和应用前景,对促进包装材料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装缠绕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原料易得,对设备依赖性不高,价格低廉,适合规模化生产;制备得到的包装缠绕膜具有制备成本低廉,拉伸强度和抗刺穿强度高,自粘性佳,耐候性优异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包装缠绕膜,是以如下重量份的组分为原料制备而成的:改性环氧氯丙烷橡胶20-30份,改性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5-10份,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段共聚物5-10份,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10-15份,表面修饰纳米纤维粉2-4份,增塑剂0.2-0.5份,稳定剂0.2-0.5份。
优选地,所述增塑剂选自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环氧大豆油、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稳定剂为马来酸辛基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盐基邻苯二甲酸铅、二盐基硬脂酸铅、二盐基亚磷酸铅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改性环氧氯丙烷橡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4-氨基-5-吡啶-2-基-4H-1,2,4-三唑-3-硫醇溶于有机溶剂中,再向其中加入环氧氯丙烷橡胶,在40-60℃下搅拌反应6-8小时,后旋蒸除去溶剂,再置于真空干燥箱中70-80℃下干燥至恒重。
较佳地,所述4-氨基-5-吡啶-2-基-4H-1,2,4-三唑-3-硫醇、有机溶剂、环氧氯丙烷橡胶的质量比为1:(20-30):(3-5)。
较佳地,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乙醇、丙酮、四氢呋喃、乙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国亭,未经杨国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14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TBA制备聚合级异丁烯的工艺
- 下一篇:悬臂梁弯曲形变实时监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