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焦炉立火道测温枪自动瞄准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79987.6 | 申请日: | 2020-0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8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风斌;李欣;孙海洋;韩念琛;张欣;杜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K13/00 | 分类号: | G01K13/00;G01K1/14;G05D3/12;C10B41/00 |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李富元 |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焦炉 立火道 测温 自动 瞄准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焦炭生产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焦炉立火道测温枪自动瞄准装置,其利用带视频输出的测温枪,对立火道内测温点进行图像识别,确定被测温点与测温枪当前瞄准点的相对位置,计算出x轴和y轴的运动控制数据,驱动x轴和y轴电机,电机带动相应的凸轮转动,在摇臂上拉弹簧的作用下与相应摇臂一端的螺栓轴承紧密接触使摇臂小角度转动,摇臂的小角度转动通过拉杆端的鱼眼轴承与拉杆组合传递给摇台的四个摇臂,使固定在摇台上的测温枪高精度小角度运动,从而能够快速准确的瞄准被测点,保证了测温精度。
技术领域
本专利发明涉及智能焦炉温度测量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焦炉立火道测温枪自动瞄准装置。
背景技术
焦炉立火道内的温度是焦炉操作的依据,一座焦炉的立火火道有上千个之多,一般操作以标准立火道的温度为准,标准立火道依据焦炉炭化室的个数来定,通常焦炉有140个左右的标准立火道,目前大多数的还是靠人工来测量立火道的温度,测量过程有一个揭开炉盖-瞄准-测量-关闭炉盖的动作。也有采用自动测温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种是:采用固定红外测量装置的测温方法,优点是能够实时监测立火道内的温度,缺点是只有几个到十几个立火道上安装,并不能在所有标准立火道上安装,主要是成本问题。另一种办法是埋入热电偶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测量方法简单,如果插入到需要测量的标准位置较困难,并且长期在1350℃左右的高温下热电偶的寿命有限;若是插入的深度不够,热电偶的寿命可以延长,但是不能直接测到立火到内的实际温度,需计算才能模拟出立火道内的实际燃烧温度,模拟出的温度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不准确。第三种是利用测温机器人模拟人工的测温方法,进行立火道燃烧温度的测量,优点是投资不高可以按照工艺要求测量所有的标准立火道的温度,缺点是:不能快速准确的瞄准被测量的位置,而是一扫而过的测量方法,这种方法导致测得的温度数据波动比较大,数据可信度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焦炉立火道测温枪自动瞄准装置,其利用带视频输出的测温枪,对立火道内测温点进行图像识别,确定被测温点的相对位置,通过计算调整固定在摇台上的测温枪高精度、小角度运动,从而快速准确的瞄准被测点,保证测温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焦炉立火道测温枪自动瞄准装置,其具体结构是:由左侧板和右侧板正交作为支撑结构,左侧板上固定有左摇臂轴承座;所述左摇臂轴承座和左侧板之间固定左摇臂轴,左摇臂轴的另一端,连接在左摇臂的中心部分,使左摇臂可以绕轴转动。
所述连接在左摇臂的中心部分,是指左摇臂轴轴向垂直于左侧板,左摇臂轴的另一端,连接在左摇臂靠近左侧板且平行于左侧板端面的中心部分。
所述左摇臂、右摇臂的形状为半个外方内圆。
所述左摇臂的平面靠近左侧板的一侧,左摇臂端面安装有左顶螺栓轴承,左顶螺栓轴承平行于左摇臂轴,在左顶螺栓轴承的下边安装有平行于左侧板的凸轮,凸轮与固定在左侧板上的步进电机轴相联并驱动其旋转;靠近左侧板的左摇臂的另一端有弹簧与左侧板连接,远离左侧板的左摇臂的两侧的平行于左侧板的端面上分别装有两个鱼眼杆端,两个鱼眼杆端通过拉杆与下边的两个固定在摇台上的鱼眼杆端相联接,摇台的中间固定有测温枪。
所述右侧板对应位置下方设置有右摇臂轴承座,右侧板安装的右摇臂与左侧板上的安装的左摇臂水平正交,与右摇臂连接的零部件与左摇臂连接的相应部件安装位置一致;右摇臂远离右侧板两侧的端面上分别装有两个鱼眼杆端,两个鱼眼杆端通过拉杆与下边的两个固定在摇台上的鱼眼杆端相联接。
所述摇台有四个摇臂,四个摇臂是中心对称的,每两个摇臂的周向的法向端面是过轴线的平面,每个摇臂的周向的法向端面上有与鱼眼端连接的螺纹孔,摇台的中央是安装测温枪的孔或法兰。
所述左、右摇臂轴是螺栓型滚轮滚针轴承的轴,左、右摇臂轴的轴承紧密配合在左、右摇臂轴承座内,轴承的一个端面与摇臂轴承座与侧板的配合面平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99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视机拾音盒体
- 下一篇:换电设备及包含其的换电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