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简易透析治疗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76732.4 | 申请日: | 2020-0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5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卢继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18 | 分类号: | A61M1/18;A61M1/3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0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简易 透析 治疗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便携式简易透析治疗系统,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包括透析液囊和透析器,透析液囊的顶端为第一出液管,底端为第一进液管,透析液囊内设有隔离活塞,透析器内部设有血透空心纤维管束,且血透空心纤维管束与透析器相互平行设置,透析器侧壁设有第二进液管和第二出液管,透析液囊的第一出液管与透析器的第二进液管相连通,透析液囊的第一进液管与透析器的第二出液管相连通,第一出液管与第二进液管之间还依次连接有压力监测表、透析液加热单元、温度监测单元和透析液泵;血透空心纤维管束一端连接有抽血管路,另一端连接有回血管路,抽血管路上设有血泵。简化了血液透析设备,使得血液透析能够在家进行,免去了患者往返医院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简易透析治疗系统。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HD)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较多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超滤、吸附和对流原理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整个过程称为血液透析。目前,血液透析治疗主要依赖于患者到医院进行治疗,基本上患者每周都要到医院进行血液透析,因为现有血液透析治疗装置依赖水机,并且血液透析机内部的电路和水路以及操作本身都比较复杂,不适合家用;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一般治疗时间控制在四小时左右,由于治疗时间比较短,治疗过程中血流速度、透析液流速以及脱水速度都比较高,患者的耐受性较差。
基于此,设计一种便携式简易透析治疗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携式简易透析治疗系统,保证血液透析的卫生安全,降低了设备的操作难度,提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舒适性和耐受性。
有效的避免了堵头在注塑过程中的位置移动,提高了产品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思路是:一种便携式简易透析治疗系统,包括透析液囊和透析器,所述透析液囊的顶端为第一出液管,底端为第一进液管,且透析液囊内设有隔离活塞,所述透析器内部设有血透空心纤维管束,且血透空心纤维管束与透析器相互平行设置,所述透析器侧壁设有第二进液管和第二出液管,所述透析液囊的第一出液管与透析器的第二进液管相连通,所述透析液囊的第一进液管与透析器的第二出液管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液管与第二进液管之间还依次连接有压力监测表、透析液加热单元、温度监测单元和透析液泵;所述血透空心纤维管束一端连接有抽血管路,另一端连接有回血管路,所述抽血管路上设有血泵。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出液管与第一进液管之间还设置有漏血监测管路,所述漏血监测管路依次为超滤泵、漏血监测器和废液袋,所述超滤泵与第二出液管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抽血管路和回血管路上均连接有加药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透析液泵为双向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将现有的血液透析机的配液系统、除气系统、电导率监测系统更换为透析液囊,体积缩小到血液透析机的四分之一,极大的简化了血液透析设备,使得血液透析设备适合家庭使用,免去了患者往返医院的时间,还能够控制血液流速、透析液流速以及脱水速度,提高了患者治疗时的舒适性和耐受性,而透析液囊、透析器以及之间的管路都能够做成一次性使用的产品,保证卫生安全情况。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67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