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血清代谢标志物在制备糖尿病肾脏病变早期诊断试剂、试剂盒中的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76413.3 | 申请日: | 2020-0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9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郑超;毛广运;张杭;谷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36;G01N30/72;G01N30/8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血清 代谢 标志 制备 糖尿病 肾脏 病变 早期 诊断 试剂 试剂盒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糖尿病肾脏病变检测试剂盒,能够比传统指标更加灵敏,精准,简便,无创鉴别出早期患者,可作为临床的新型辅助诊断手段之一。本发明利用UPLC‑ESI‑MS/MS(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串联质谱联用)方法,筛选出与早期糖尿病肾脏病变相关的包括十六烷酸、反亚油酸、嘧菌酯酸、溶血磷脂酰胆碱(20:4)、哌啶、6‑甲基巯嘌呤、6‑氨基己酸、L‑氢化乳清酸、枯茗醛共九种新型血清代谢标志物。前期的研究数据表明,该组代谢物单一或联合检测均能对已经发生和尚未发生早期糖尿病肾脏病变的患者进行诊断,为临床医师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最大限度减少终末期肾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清代谢产物作为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在糖尿病肾脏病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技术背景
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以往称为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常见的一种微血管并发症。其造成的肾脏损害不仅累及血管、肾小球、肾小管,也累及了肾间质部分及足细胞等几乎所有的肾脏结构。
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MA)和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是目前临床上诊断早期DKD的较为认可的指标。然而临床上一旦检测到微量白蛋白尿时,肾脏实质性损害已存在,肾小球功能将呈进行性不可逆转的下降;并且临床上一部分尿白蛋白处于正常范围内的DM患者其实已经出现了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肾脏病理也会发现DKD相关的特征性改变;临床上现有的治疗只能够减慢DKD向肾功能衰竭的进程,远远无法逆转其病程。因此,有必要提高无症状时肾功能受损的检测水平,寻找额外的生物标志物来提供更早期和更精确地反映在临床静默期的DKD病变,并更好地预测DKD 进展的风险。这对DKD进行早期的风险评估以及对病情进展的检测、预后的判断有重大意义。
代谢组学,指的是对代谢物(即糖、氨基酸、有机酸、核苷酸、胆汁酸、酰肉碱、脂质等) 进行系统和全面的分析。在生物样本中,是发现生物标记物的有力工具。目前,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有核磁共振(NMR)、气相色谱-质谱(GC-MS)、液相色谱-质谱(LC-MS)和毛细管电泳质谱(CE-MS)。代谢组学方法在肾脏学研究方面极有前景,因为肾功能对循环代谢产物水平可能在DKD发病机制及其并发症中起功能作用有广泛的影响。已有研究发现代谢产物在肾脏中的明显变化,这些发现使得它们在作为肾脏疾病的理解、诊断以及治疗辅助上成为可贵的辅助工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血清代谢产物在DKD的早期特异性临床诊断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血清中代谢产物对于DKD的早期特异性临床诊断的应用。血清代谢标志物:十六烷酸、反亚油酸、6-氨基己酸、L-氢化乳清酸、6-甲基巯嘌呤、哌啶、嘧菌酯酸、溶血磷脂酰胆碱(20:4)、枯茗醛。
使用UPLC-ESI-MS/MS来检测血清中的代谢产物以诊断DKD。
如上所述的血清代谢产物的用途,用于制备检测DKD早期诊断试剂或试剂盒。
进一步地,所述诊断试剂盒为包含单个或多个组合的测试代谢标志物的标准品,标准品为固体形式或者配制好的溶液。
进一步地,所述诊断试剂盒为十六烷酸、反亚油酸、6-氨基己酸、L-氢化乳清酸、6-甲基巯嘌呤、哌啶、嘧菌酯酸、溶血磷脂酰胆碱(20:4)、枯茗醛的单一标准品。
进一步地,所述诊断试剂盒为反亚油酸、L-氢化乳清酸、嘧菌酯酸的标准品的组合。
本发明所述诊断试剂盒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受试者的血清样本,采用诊断试剂盒作为内标,通过UPLC-ESI-MS/MS分析即可定量受试者血清样本中代谢标志物的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64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