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造微通道束热交换器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74924.1 | 申请日: | 2020-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36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 发明(设计)人: | M·恩格尔迈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时捷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21/00 | 分类号: | F28D21/00;F28D7/00;F28F21/06;F28F21/08;B29D23/00;B21D53/02;D03D15/40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韩长永 |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造 通道 热交换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微通道束热交换器(1)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多个管状微通道(2);将这些微通道(2)引入编织设备中;在该编织设备中将这些管状微通道(2)与多条经线(3)交织并且产生由借助这些经线(3)互相连接的这些管状微通道(2)制成的至少一个热交换器垫(4);由该至少一个热交换器垫(4)形成至少一个热交换器组(8),尤其通过折叠和/或卷绕该热交换器垫(4);以及在该热交换器组(8)的两个彼此相反的端侧(9,10)处粘合这些管状微通道(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微通道束热交换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机动车辆中,热交换器例如用于冷却充入空气。这些热交换器通常具有相对大的质量。鉴于机动车辆的能量消耗和行驶性能,因此有利的是,这种热交换器具有尽可能小的重量。
自未预先公开的德国专利申请DE 10 2017 128 665.9中已知一种微通道束热交换器,该微通道束热交换器具有多个由塑料制成的管状微通道。在运行期间,热介质(例如热的燃烧空气)流经这些管状微通道,而冷却介质(尤其冷却空气或冷却液)围绕这些管状微通道流动,从而可以实现热介质与冷却介质间的热交换。这些管状微通道通常具有0.5mm至2mm的直径并且优选以0.25mm至1.0mm的距离彼此间隔开地布置。为了向微通道束热交换器提供对应的机械稳定性,设置有穿孔的中间板,管状微通道被插入这些中间板中。中间板的孔通过钻孔、激光或者烧结制造而成。在制造微通道束热交换器时,管状微通道被插入到在中间板中形成的孔中并且通过焊接或粘接与中间板材料配合地连接。
因为这些管状微通道由塑料制成,所以这种微通道束热交换器的突出之处尤其在于小的重量。由于用于制造微通道束热交换器所使用的多个管状微通道(例如最多达10000个微通道),因此该微通道束热交换器具有对应大的热交换器表面。此外,与所谓的鳍片环流相比产生较小的冷却介质压力损失。
然而,除了这些优点之外,微通道束热交换器也具有一些缺点。微通道束热交换器的制造是完全手动的过程。这意味着所有管状微通道都必须手动地被穿入中间板的孔中。因此,该过程极其耗费时间而且此外还容易出错。此外,产生中间板中的孔同样非常耗费时间,当通过钻孔或者烧结来进行产生时尤其如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制造微通道束热交换器的方法,该方法在本质上更简单并且因此更成本有效。
这个目的通过具有优选实施方式的特征的用于制造微通道束热交换器的方法来实现。在附图和附图说明中给出本发明的有利改进方案。
一种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造微通道束热交换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多个管状微通道,
-将这些微通道引入编织设备中,
-在编织设备中将这些管状微通道与多条经线交织,并且产生优选平坦的、由借助这些经线互相连接的管状微通道制成的至少一个热交换器垫,
-由该至少一个热交换器垫形成至少一个热交换器组,尤其通过折叠和/或卷绕该热交换器垫,以及
-在该热交换器组的两个彼此相反的端侧处粘合这些管状微通道。
通过在此提出的方法可以特别简单、精确并且此外还以高自动化程度实现微通道束热交换器的制造。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主要优点在于:可以完全省去中间板,迄今为止必须手动地将管状微通道穿入这些中间板中并且随后将其焊接或粘合在该中间板处。由此在制造微通道束热交换器时产生极大的优势,从而可以显著地降低制造成本。因此实现:这种微通道束热交换器可以相对成本有效地在批量产生中制造。优选地,可以在完全自动化的过程中实现微通道束热交换器的制造。通过热交换器组的在两侧的粘合,以有利的方式实现管状微通道的内侧与外侧之间的分离,该分离对于非混合的热交换是必不可少的。原则上,微通道束热交换器可以由一个或多个热交换器组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时捷股份公司,未经保时捷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49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