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5G高频材料提高可靠性的镀通孔加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74291.4 | 申请日: | 2020-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6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 发明(设计)人: | 苏南兵;唐政和;邱小华;杨颖颖;胡玉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中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珠海中京电子电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H05K3/42;H05K1/02;H05K1/11 |
| 代理公司: | 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9 | 代理人: | 陈文福 |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频 材料 提高 可靠性 镀通孔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5G高频材料提高可靠性的镀通孔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钻孔、电镀形成金属化通孔以后,往孔内填塞树脂/铜浆;S2.树脂固化以后用较原直径小0.2‑0.4mm的钻咀进行二次钻孔,在填塞的树脂内形成钻孔;S3.二钻以后再通孔电镀,二次孔铜电镀层包夹树脂/铜浆,让树脂/铜浆成为两次孔铜镀层的缓冲。本发明中,当一次孔铜断裂后,二次孔铜还能保证过孔互联,且因为存在一次孔铜和塞孔树脂的间隔,应力不会作用到二次孔铜,保证过孔连接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PCB加工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5G高频材料提高可靠性的镀通孔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用于生产PCB的PTFE板料,当板料的介电常数需要在2.5以下时,不能添加陶瓷粉填料(因为陶瓷粉填料的添加会导致介电常数升高),导致其Z轴CTE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实测此类板料的Z-CTE经常在200ppm/℃以上,而铜的CTE为17ppm/℃,在冷热循环测试其可靠性时,-40℃~125℃约一两百个循环即开始出现由于材料涨缩而导致电镀通孔孔铜断裂。
冷热循环实际验证的是PCB在外界环境如早晚、昼夜的温度变化下的长期可靠性。冷热循环表现比较差,意味着日后长期使用的可靠性得不到保证。而且随着使用时间延长,电镀通孔发生断裂开路的概率越来越大,甚至100%开路,导致电路失效。
此问题在业界无很好的解决办法,只能被动增加设计过孔数量来延缓电路失效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5G高频材料提高可靠性的镀通孔加工方法,本发明可有效解决PTFE基PCB的镀通孔在冷热循环测试时,由于过高的Z-CTE的涨缩导致孔铜断裂的可靠性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5G高频材料提高可靠性的镀通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钻孔、电镀形成金属化通孔以后,往孔内填塞树脂/铜浆;
S2.树脂固化以后用较原直径小0.2-0.4mm的钻咀进行二次钻孔,在填塞的树脂内形成钻孔;
S3.二钻以后再通孔电镀,二次孔铜电镀层包夹树脂/铜浆,让树脂/铜浆成为两次孔铜镀层的缓冲。
现有技术的工艺生产,冷热交替产生的涨缩应力变化导致孔铜变形疲劳断裂后即过孔开路。本发明中,当一次孔铜断裂后,二次孔铜还能保证过孔互联,且因为存在一次孔铜和塞孔树脂的间隔,应力不会作用到二次孔铜。
本发明中,由于存在树脂/铜浆的缓冲,PTFE基材的涨缩应力即使让第一次孔铜断裂,也不会继续作用到二次孔铜,因此能保证过孔连接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电镀工艺采用以下重量份数组分的电镀组合物:
亚脲基聚合物 35-67、经聚烷二醇残基官能化的氨基羧酸 23-38、经聚亚烷基亚胺残基官能化的氨基羧酸 16-24、经聚乙烯醇残基官能化的氨基羧酸 9-22、经聚烷二醇残基官能化的肽 12-28、经聚亚烷基亚胺残基官能化的肽及经聚乙烯醇残基官能化的肽 8-16、五水硫酸铜 55-95、硫酸 25-32、抑制剂 9-19。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电镀工艺采用以下重量份数组分的电镀组合物:
亚脲基聚合物 42-58、经聚烷二醇残基官能化的氨基羧酸 25-33、经聚亚烷基亚胺残基官能化的氨基羧酸 18-22、经聚乙烯醇残基官能化的氨基羧酸 14-18、经聚烷二醇残基官能化的肽 18-26、经聚亚烷基亚胺残基官能化的肽及经聚乙烯醇残基官能化的肽10-13、五水硫酸铜 68-84、硫酸 28-30、抑制剂 12-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中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珠海中京电子电路有限公司,未经惠州中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珠海中京电子电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742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