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绞龙式抽油杆扶正器打捞筒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68419.6 | 申请日: | 2020-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5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贤;于生田;郭晓娟;曹立平;刘勇;高艳芹;王月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31/18 | 分类号: | E21B31/18 |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朱培杰 |
| 地址: | 163453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绞龙式抽油杆 扶正 打捞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绞龙式抽油杆扶正器打捞筒。主要解决现有的扶正器打捞筒打捞周期长、打捞效率低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1)内部螺纹连接有防落器(2),防落器(2)内壁为上部向内倾斜的斜面,斜面上通过螺钉(8)固定有若干个弹簧片(7),所述防落器(2)底部连接有筒体(3),筒体(3)内壁上设有螺旋形的绞龙(4),筒体(3)底部为喇叭口形的内引鞋(5)。该绞龙式抽油杆扶正器打捞筒可将横向状态的扶正器扶正成直立状态,可一次性打捞全部扶正器,打捞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绞龙式抽油杆扶正器打捞筒。
背景技术
油田上抽油杆扶正器落入套管后,为了恢复油井的正常生产,需要将扶正器打捞出套管。目前主要有以下四种打捞工具:反循环抽油杆扶正器打捞筒、螺杆泵井抽油杆扶正器扶正块开窗打捞筒、加长隔腔式反循环抽油杆扶正器打捞筒,插接扶正器专用捞筒,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套铣,反循环洗井和依靠捞筒内开窗和扶正块开窗等方法对抽油杆扶正器进行打捞。在打捞扶正器过程中打捞效率较低,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扶正器长度在125mm-165mm之间,套管内径为124mm,因此,扶正器落入套管后是倾斜或打横的,用机械方法和反循环洗井方式难以将扶正器由倾斜或打横扶正成直立状态;二是捞筒下部阶梯式引斜的内径通常为105mm,小于扶正器长度125mm-165mm,倾斜或打横的扶正器进入捞筒内腔较为困难,造成打捞成功率低;三是受打捞筒的长度限制,筒体盛装扶正器数量较少,需要多次打捞才能将套管内的扶正器打捞干净。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扶正器打捞筒打捞周期长、打捞效率低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绞龙式抽油杆扶正器打捞筒,该绞龙式抽油杆扶正器打捞筒可将横向状态的扶正器扶正成直立状态,可一次性打捞全部扶正器,打捞效率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绞龙式抽油杆扶正器打捞筒,包括上接头,所述上接头内部螺纹连接有防落器,防落器内壁为上部向内倾斜的斜面,斜面上通过螺钉固定有若干个弹簧片,所述防落器底部连接有筒体,筒体内壁上设有螺旋形的绞龙,筒体底部为喇叭口形的内引鞋。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该打捞筒底部的内引鞋可以将扶正器由打横状态扶正,并通过绞龙向上输送至油管内,防落器的弹簧片可以避免进入油管内的扶正器掉落。由于内引鞋的扶正作用,提高了打捞成功率,并且由于该打捞筒将打捞的扶正器暂存在油管内,因此可以一次性打捞全部扶正器,不需多次下井,提高了打捞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防落器的的示意图。
图中1-上接头,2-防落器,3-筒体,4-绞龙,5-内引鞋,6-外螺纹,7-弹簧片,8-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图2所示,一种绞龙式抽油杆扶正器打捞筒,包括上接头1,所述上接头1下端内部螺纹连接有防落器2,防落器2通过外螺纹6连接在上接头上,防落器2下端内壁为上部斜面,斜面上部向内倾斜,斜面上通过螺钉8固定有若干个弹簧片7,由于弹簧片7固定在斜面上,共同组成上部向内收缩的鱼笼式结构,可以保证扶正器顺利进入油管,并且有效防止进入油管内的扶正器掉落。所述防落器2底部连接有筒体3,筒体3内壁上设有螺旋形的绞龙4,筒体3底部为喇叭口形的内引鞋5,内引鞋5的内径由下至上逐渐缩小,可以将套管内的扶正器引入筒体3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84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