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新型精准定位附件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67156.7 | 申请日: | 2020-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0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小平 |
| 主分类号: | A61C7/02 | 分类号: | A61C7/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聚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69 | 代理人: | 蒋全强 |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无托槽 隐形 矫治 新型 精准 定位 附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新型精准定位附件,其包括隐形矫治器附件,与隐形矫治器附件相连接的精准定位器;所述的隐形矫正器附件为一只与矫治齿齿面相配合的个性化定制成型的几何体;所述的精准定位器是一只根据矫治牙齿形状,用3D软件设计和3D打印机制作,而与矫治牙齿表面相配合成型的臂式固位套。本发明的精准定位附件,由于各附件和精准定位套都是采用单独制作成型,这样就避免原来采用模板制作时各附件会发生的精度误差,对于附件来讲可做到精准定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牙科器械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新型精准定位附件。
背景技术
隐形矫治前需要在牙面粘结树脂附件,目的是使呈透明牙套状的隐形矫正治器紧紧贴合牙面起到固位作用,使得树脂附件可辅助矫治牙齿进行三维方向上的移动以达到矫治的目的。附件是隐形矫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可辅助矫治器就位及牙齿移动的树脂凸起。附件与牙面之间粘结的精确及成功是隐形矫治器的关键。附件的粘结是通过在隐形矫治器附件粘结模板的凹槽中堆填树脂,再将附件粘结模板的牙套戴在牙列上就位,通过光固化光照使树脂与提前已经酸蚀过的牙面发生粘结。为了附件粘结的精确性,需要使粘结模板与牙面紧密贴合并完全就位,否则会导致附件粘结的位置不正确或形态不正确。目前附件主要通过透明聚酯模板方式利用树脂材料进行粘接,此方式的弊端有:1.模板精确度不高,导致粘接的附件外形厚度有误差,在牙齿移动效果表达上纯在误差。2.模板在日常脱戴过程中产生磨损,使力矩的表达产生误差。3.在矫正过程中经常有附件脱落,需要重新粘接附件,在重新粘接过程中产生厚度误差以及模板附件力矩表达的丧失。即该步矫正对附件施加的矫正力在重新粘接中丧失。4.附件粘接会产生树脂溢出底座,会导致误差及牙面菌斑积聚可能。5.粘结附件时需要牙科助手用手压住或让患者隔着棉花咬住隐形矫治器的粘结模板的合面以保证模板的完全就位,医师通过牙科辅助器械镊子或探针在粘结模板的颊面施加压力点,使多余的树脂溢出,确保附件形态的正确性,然后在光固化等下光照固化。但是现有的操作中,需要牙科助手与医师同时按压粘结模板牙套,操作不便且引起患者不适。另外,由于隐形矫治器附件粘结模板牙套为光滑面的塑料材质,使用现有的牙科器械在颊面加力按压时容易打滑,不能稳定的控制粘结模板牙套始终保持与牙面贴合,进而影响附件光固化粘合过程,导致操作不便,树脂未能与牙面紧贴,出现附件粘结失败,进而需要反复粘结,或者出现附件虽然粘结成功,但是粘结力较小,治疗过程中出现附件脱落的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新型精准定位附件,使得其与牙面精准紧密贴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新型精准定位附件,包括隐形矫治器附件,与隐形矫治器附件相连接的精准定位器;为了提高附件的制作精度,事先将附件单独成型,所述的隐形矫正器附件为一只与矫治齿面相配合的个性化定制成型的几何体。
为了提高附件与矫治牙齿之间粘结的精确度及成功率,及使附件安装简单方便,所述的精准定位器是根据矫治牙齿形状,用3D软件设计和3D打印机制作,而与矫治牙齿相配合成型的一只臂式固位套,其材质为树脂。
为了使精准定位器既简单,又能保证安装精度,所述的精准定位器是由纵向固位臂与横向固位臂相互交叉组成的一只
为了保证精准定位器在矫治牙齿上不产生位移,所述纵向固位臂二侧部一、二上还各设有一条与牙齿的唇颊面和颚侧面相配合横向辅助固位臂一、二。
为了便于附件与精准定位器分离,所述隐形矫治器附件与纵向固位臂侧部的顶端部相连接,其连接方式可采用粘接结构,也有采用嵌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小平,未经吴小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71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