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再生材料制备系统与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58185.7 | 申请日: | 2020-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31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鹏锦生混凝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2C19/00 | 分类号: | B02C19/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峰诚志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李明香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再生 材料 制备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建筑再生材料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建筑再生材料制备系统与制备方法,方法为:1.将建筑废弃物放置在平板的上侧;2.电机转动时带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压盘沿着一个圆形轨迹平移,对平板上的建筑废弃物精细磨碎;3.被磨碎后的建筑废弃物可以从矩形孔掉落,斜滑板打开时处于倾斜状态,这时从矩形孔掉落的建筑废弃物掉落在斜滑板上并从斜滑板滑下;4.从进液管向空心管内通入胶类物质,使得胶类物质从两个喷嘴喷出,喷在从斜滑板滑下的被碾碎的建筑废弃物粉末上。制备系统包括平板、压盘、环形槽、前后移柱、挡头、横柱、门形架、立柱、条形座、下凸板、固定轴、平转条、竖连接条、推拉柱和插圆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再生材料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建筑再生材料制备系统与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CN201910348845.2公开的一种利用废弃混凝土制作建筑再生骨料的方法,该发明属于再生建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废弃混凝土制作建筑再生骨料的方法。本发明包括物料分拣、初步破碎、磁选、二次破碎、筛分、表面处理、浸泡处理、表面强化处理、二氧化碳处理和硅藻土添加等步骤。该发明将制得粗骨料搅拌机中进行搅拌,去除部分附着于粗骨料表面的水泥石;然后用HCl溶液浸泡,可以软化并溶解部分附着于粗骨料表面的水泥石;在表面喷洒一层熔融状态的氧化钙,可以修补粗骨料表面的裂纹,增加材料的抗渗性、抗冻性和材料强度;最后用二氧化碳处理,二氧化碳与水泥水化后形成的气孔中与水泥的水化产物生成氧化钙和硅胶,进一步增强粗骨料的抗渗性和强度。但是该专利无法将废弃建筑精细磨碎,形成建筑再生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再生材料制备系统,其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可以将废弃建筑精细磨碎,形成建筑再生材料。
本发明涉及建筑再生材料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建筑再生材料制备系统与制备方法,包括平板、压盘、环形槽、前后移柱、挡头、横柱、门形架、立柱、条形座、下凸板、固定轴、平转条、竖连接条、推拉柱和插圆柱,本发明可以将废弃建筑精细磨碎,形成建筑再生材料。
所述压盘贴合在平板的上侧,压盘的上侧中心固定连接有立柱,立柱上在前后方向滑动连接有前后移柱,前后移柱的前后两端均套接有压缩弹簧I,两个压缩弹簧I分别位于立柱的前后两侧,前后移柱上固定连接有门形架,门形架上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柱,两个横柱的外端均固定连接有挡头,条形座下侧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下凸板,两个下凸板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横柱上,两个横柱上均套接有压缩弹簧II,两个压缩弹簧II均位于两个下凸板之间,条形座的上侧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轴,平转条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固定轴上,平转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竖连接条,竖连接条的下部设置有推拉柱,推拉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插圆柱,压盘的上侧边缘处设置有环形槽,插圆柱滑动连接在环形槽上。
所述建筑再生材料制备系统还包括紧固螺钉II,推拉柱滑动连接在竖连接条上,竖连接条的下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紧固螺钉II,紧固螺钉II顶在推拉柱上将推拉柱固定。
所述建筑再生材料制备系统还包括平座、电机、齿轮、挡销和齿环,平转条上固定连接有齿环,齿环与固定轴同轴设置,固定轴上固定连接有挡销,挡销位于平转条的上侧,固定轴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平座,平座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下端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齿轮与齿环的内圈啮合传动。
所述建筑再生材料制备系统还包括横梁、实心板、空心板、电动推杆、竖棱、顶片和竖滑轴,平座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竖滑轴,竖滑轴上轴向设置有竖棱,竖滑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片,竖滑轴上套接有压缩弹簧III,平板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空心板,两个空心板分别竖向滑动连接在两个实心板上,两个实心板的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梁,竖棱和竖滑轴均竖向滑动连接在横梁的中部,两个空心板上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两个电动推杆的上端均固定连接在横梁的下侧。
所述建筑再生材料制备系统还包括圆挡环和矩形孔,平板上设置有圆挡环,压盘位于圆挡环的内侧,平板上设置有矩形孔,矩形孔位于圆挡环的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鹏锦生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鹏锦生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81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