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围幕注浆法处理基坑勘探孔管涌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46600.7 | 申请日: | 2020-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6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 发明(设计)人: | 胡波波;林战伟;钱纪恩;张杰;孔莹杰;张晓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9/16 | 分类号: | E02D19/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6 | 代理人: | 金利琴 |
| 地址: | 3157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围幕注浆法 处理 基坑 勘探 孔管涌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围幕注浆法处理基坑勘探孔管涌施工方法,具体步骤为:(1)确定管涌点大体位置,(2)钢套管就位下沉,(3)注浆管加工下沉,(4)管涌点周围压密注浆,(5)接高引流管,(6)封钢套管处理。采用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可以有效的节约成本,在处理管涌部位时,其他部位可继续施工,有效降低对工期的影响,且操作简单易行。本发明的施工方法适用于地下承压水沿小孔径孔洞(如勘探孔等)上涌,且管涌出水量及出水压力均较大,难以确定突涌点位置,或难以通过钢套管下沉完全切断外侧水流的情况,土质一般上为砂性土层(便于套管下沉),下为淤泥层等不透水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坑管涌的处理方法,尤其是一种采用围幕注浆法处理基坑勘探孔管涌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和地下空间利用的发展,我国深基坑工程日益增多。由于工程地质和地下水的复杂性,工程勘察、设计或施工过程往往出现许多不当,深基坑工程事故时有发生,其中管涌事故是深基坑工程中比较容易出现的,尤其是在沿海地区或者是在冲积平原上,明挖的深基坑施工更容易出现管涌现象,在管涌发生之后可能会引发基坑坍塌失稳等比较严重的灾害。因此对管涌产生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分析,及时的对症下药制定出应对的处理方案,并且坚决果断的实施非常重要,尽可能的把管涌的危害降到最低,使得周边的建筑物包括基坑自身的安全得到保护,保证基坑的工程能够顺利的实施。
传统的应对基坑管涌的处理方法是采用回填大量土方,回填顶标高超过承压水水头标高,然后再进行高压旋喷桩处理封堵。该方法回填工程量巨大,造价高,且工期长对现场施工影响巨大。因此,需要一种围幕注浆法处理基坑勘探孔管涌施工,是针对因地质勘探过程中勘探孔未封堵到位造成的管涌事故,在管涌出水量及出水压力均较大,难以确定突涌点位置,或难以通过钢套管下沉完全切断外侧水流时,先在突涌点周边沉入注浆管,进行双液注浆来加固突涌点周边土层,以确保承压水只从钢管中涌出,再通过封堵勘探孔等措施,达到控制管涌,保护基坑安全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的应对基坑管涌的处理方法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围幕注浆法处理基坑勘探孔管涌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围幕注浆法处理基坑勘探孔管涌施工方法,具体步骤为:
(1)确定管涌点大体位置
管涌发生后,先确定管涌点位置,再确定使用钢套管直径;
(2)钢套管就位下沉
选择好合适直径的钢套管后,配合挖机将钢套管垂直下压,直至沉入不透水层数米,并使大部分涌水点套入钢套管内部,大部分水流沿钢套管中流出;
(3)注浆管加工下沉
沉钢套管后在钢套管外侧布置注浆管,注浆管呈菱形布置,使管涌点周边土层不出现新的管涌点;
(4)管涌点周围压密注浆
注浆管全部沉管到位后进行压密注浆,注浆管外围两排采用混合桨低压入土,浆压2Mpa,混合桨比为:1水泥:0.1石膏粉:0.05速凝剂:水0.5,上搅拌池由水与水泥搅拌,同时输送到下搅拌池中添加石膏粉与速凝剂;注浆管内围采用双液注浆,浆压4Mpa,水灰比为:0.1:1,水泥混合浆和水玻璃在三通出口处混合后,压入土壤中;
(5)接高引流管
注浆完成后,接上引流管,使水压达到平衡,完成封堵,后期注浆液水,浆液水灰比为0.6:1,添加剂为膨润土6%,速凝剂1%,连续注浆3-4天,泵压力为低压500~600转/分钟,高压2~3kpa,待注桨全部结束后2周才能开挖;
(6)封钢套管处理
1)地下室底板浇筑前止水钢板施工:地下室底板在底板钢筋绑扎前在钢套管上部焊接止水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龙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66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