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脉冲微电流直压微针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43326.8 | 申请日: | 2020-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7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 发明(设计)人: | 韩存吉;韩鸿锐;郑业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倍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H39/00 | 分类号: | A61H39/00;A61H39/08;A61N1/05;A61N1/36 |
| 代理公司: | 济南光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92 | 代理人: | 衣明春 |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历***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脉冲 电流 直压微针 装置 | ||
1.一种脉冲微电流直压微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直压微针电极(1)、皮肤电极(2)、电流模块(3)、外壳(4)、活动上帽(5)、弹簧(6);其中,皮肤电极(2)与外壳(4)底部连接,外壳(4)内部设置有电流模块(3),电流模块(3)包括有电压正极和电压负极;直压微针电极(1)与电流模块(3)的电压正极相连接;皮肤电极(2)与直流模块(3)的电压负极相连接;外壳(4)还内部设置有弹簧(6),弹簧(6)自由设置于塑料外壳(4)内部支撑活动上帽(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微电流直压微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皮肤电极(2)的上部涂有绝缘层(7),直压微针电极(1)通过绝缘层(7)与电流模块(3)的电压正极相连接。
3.一种脉冲微电流直压微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直压微针电极(1)、皮肤电极(2)、电流模块(3)、外壳(4)、活动上帽(5)、弹簧(6);其中,皮肤电极(2)与外壳(4)底部连接,外壳(4)内部设置有电流模块(3),电流模块(3)包括有电压负极和电压正极;直压微针电极(1)与电流模块(3)的电压负极相连接;皮肤电极(2)与直流模块(3)的电压正极相连接;外壳(4)还内部设置有弹簧(6),弹簧(6)自由设置于塑料外壳(4)内部支撑活动上帽(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脉冲微电流直压微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皮肤电极(2)的上部涂有绝缘层(7),直压微针电极(1)通过绝缘层(7)与电流模块(3)的电压负极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脉冲微电流直压微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模块(3)分别与皮肤电极(2)或直压微针电极(1)相连接,通过人体皮肤与肌肉形成电流通路,实现脉冲微电流对穴位的刺激。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脉冲微电流直压微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流模块(3)包括微型直流电池、定时电流脉冲电路和开关电路;其中,
定时电流脉冲电路包括有555型号芯片,555型号芯片的1号引脚连接于微型直流电池和开关电路,2号引脚连接于三极管Q2,3号引脚连接于开关电路,4号引脚连接于微型直流电池,5号引脚经由电容C2连接于微型直流电池和开关电路,6号引脚连接于三极管Q2,7号引脚连接于串联电阻R1和电阻R2,8号引脚连接于微型直流电池;
开关电路包括有三极管Q1、电解电容C3,三极管Q1和电解电容C3并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倍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倍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332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室内定位的工业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片剂肥料的生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