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地分散式集流储水补灌造林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42235.2 | 申请日: | 2020-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9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曹建生;赵勇;朱春雨;阳辉;郝小华;王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G25/00 | 分类号: | A01G25/00;A01G17/14;A01G25/16;E03B3/02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轻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8 | 代理人: | 张培元 |
| 地址: | 05002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地 分散 式集流 储水 造林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地分散式集流储水补灌造林系统,包括分散预埋于山地土壤内的若干用于收集地表径流并将其储存的储水装置,于同一水平面上的储水装置的储水腔经连通管两两连通,苗木穿过相对应的储水装置种植于土壤内,所述储水装置具有在苗木缺水时用于将其内收集的雨水供给苗木的自动出水补灌单元。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集流效率高、节水、省时、省力、成本低的特点,加强了干旱缺水山区苗木的抗旱能力,并提高其生长质量,促进山区生态修复与生态产业发展。本发明适用于雨水集蓄节灌的小型水利工程设备技术领域,主要应用于野外雨水集蓄与苗木需水的补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雨水集蓄节灌的小型水利工程设备技术领域,主要应用于野外雨水集蓄与苗木需水的补灌,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山地分散式集流储水补灌造林系统。
背景技术
太行山区既是华北地区重要的天然生态屏障,又是重要的水源补给区,同时也是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区。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的不断加剧,海河流域上游的山区河流也面临着“有河皆干”的危险。该区多年平均降水量600mm左右,有些地段降水量可达800 mm以上,但是总量依然不足,同时年际变化较大,且季节分布不均,70%的降水集中于7-8月份,春季十年九旱,冬天雨雪稀少,使得植被生长经常处于干旱缺水的困境。加之该地区土层薄、质地差、土壤贫瘠、漏水漏肥、水土流失严重,又进一步限制了植被对岩土水分的有效吸收与利用,干旱缺水与储水介质匮乏已经成为该区植被恢复与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
雨水集蓄与节水灌溉技术是山区发展旱作林果业和旱作农业,以及促进植被生态修复的重要技术手段,特别是雨水集蓄技术在促进山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降雨强度变化较大、技术体系不够完整、自动化程度低、费时费工等因素的影响,造成雨水集流效率与水分利用效率均偏低,最终使得雨水集蓄与节灌技术在山区的应用并不十分广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集流效率高、节水、省时、省力、成本低的分散式集流储水补灌造林系统,以加强干旱缺水山区苗木的抗旱能力,并提高其生长质量,促进山区生态修复与生态产业发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山地分散式集流储水补灌造林系统,包括分散预埋于山地土壤内的若干用于收集地表径流并将其储存的储水装置,于同一水平面上的储水装置的储水腔经连通管两两连通,苗木穿过相对应的储水装置种植于土壤内,所述储水装置具有在苗木缺水时用于将其内收集的雨水供给苗木的自动出水补灌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装置包括预埋于山地土壤内的桶体,所述桶体包括底部密封连接的内套和外套,所述储水腔形成于内套和外套之间,于桶体的上端盖设有桶盖。
进一步的,于所述桶盖上均匀地开有多个渗水孔。
进一步的,于所述桶盖上覆盖有一层自净进水层,所述自净进水层的上表面与山地表面齐平或低于山地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自净进水层包括自上而下依次铺设的反过滤层和尼龙网层,所述反过滤层包括自上向下依次铺设的粗砂层、小石子层、大石子层,且粗砂层厚度:小石子层厚度:大石子层厚度为1:1:1.5,所述粗砂层中粗砂的粒径为0.5-2mm、小石子层中小石子的粒径为5-8mm、大石子层中大石子的粒径为10-20mm。
进一步的,于所述桶盖上均匀地开有若干装配口,于桶盖上通过各装配口一一装配有自净进水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自净进水单元包括上下端分别固设有上隔离网和下隔离网的自净桶,所述自净桶经装配口伸入储水腔,且自净桶的上端固定在装配口的上端,于自净桶内填充有自净进水填料。
进一步的,于所述桶体的下部沿其周向均匀地构造有与连通管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接头,各连接接头均与储水腔连通,且未与连通管连接的连接接头通过堵头封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22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滑移支架立柱与顺槽底板的自适应装置
- 下一篇:一种湿巾生产切割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