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回收使用的钢筋笼的对中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31964.8 | 申请日: | 2020-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91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司则通;徐梦南;肖建东;李岩峰;程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3/00 | 分类号: | E02D13/00;E02D5/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高芳;李丹 |
| 地址: | 10002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回收 使用 钢筋 系统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可回收使用的钢筋笼的对中系统,用于对桩基中的钢筋笼(1)进行定位;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浮标(2)、浮标定位装置和钢筋笼定位装置;所述浮标(2)的顶面中部设有定位圈(3);所述浮标定位装置设置在浮标(2)的下方,包括有定位环(4)、定位绳(5)和浮标控制绳(6);所述定位环(4)设置在待定位的钢筋笼(1)中,并且定位环(4)的中心与钢筋笼(1)的中轴重合;所述定位绳(5)至少有两根,间隔连接在定位环(4)上,且定位绳(5)将定位环(4)与钢筋笼(1)拉结;所述浮标控制绳(6)的一端连接在浮标(2)的底部中心处,浮标控制绳(6)的另一端穿过定位环(4)、且与钢筋笼(1)上方的吊筋连接;所述钢筋笼定位装置设置在浮标(2)的上方,包括有十字撑(7)和铅锤(8);所述十字撑(7)的中心与桩孔的中心重合,且十字撑(7)的四个端部分别与桩孔中护筒(11)的上边缘连接;所述铅锤(8)通过铅垂线(9)吊设在十字撑(7)的中心下方,且铅锤(8)位于浮标(2)的上方;所述浮标控制绳(6)的长度比钢筋笼(1)上方吊筋的长度至少大2000mm;定位环(4)设置在钢筋笼(1)的上部;当钢筋笼(1)吊装至桩孔内时,定位环(4)位于桩孔内泥浆面以下位置处;所述浮标(2)的顶部一侧连接有浮标引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使用的钢筋笼的对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标(2)呈圆锥状,浮标(2)采用木头或者聚苯乙烯泡沫或者塑料瓶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使用的钢筋笼的对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4)的直径为不大于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使用的钢筋笼的对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撑(7)由绳索或者杆件制成,并且十字撑(7)的端部通过连接件(12)与护筒(11)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使用的钢筋笼的对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圈(3)为固定在浮标(2)顶部的金属环,定位圈(3)的直径为0.01H+100mm; H为桩基的桩长。
6.一种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对中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浮标定位装置的安装:将定位绳(5)的一端与定位环(4)连接,将定位绳(5)的另一端与钢筋笼(1)的主筋连接,使定位环(4)的中心位于钢筋笼(1)的中轴上;然后将浮标控制绳(6)的一端与浮标(2)的底面中心连接,浮标控制绳(6)的另一端穿过定位环(4)、连接在钢筋笼(1)的吊筋上;
步骤二、利用吊运设备将安装有浮标定位装置的钢筋笼(1)调运至泥浆护壁灌注桩的桩孔内:钢筋笼(1)从孔口自上而下放入,至所需安装部位;
步骤三、进行桩孔中心的定位;
步骤四、将钢筋笼定位装置设置在护筒(11)的上边缘处,使十字撑(7)的中心与桩孔中心重合;
步骤五、钢筋笼(1)的对中调试:调整浮标控制绳(6)的长度,使浮标(2)浮于泥浆表面时浮标控制绳(6)处于绷紧状态,固定浮标控制绳(6),使浮标(2)稳定于泥浆表面不再旋转;
步骤六、钢筋笼(1)的对中检测:下放铅锤(8),待铅锤(8)稳定后,观察铅锤(8)的尖端是否处于浮标(2)上定位圈(3)的范围内;
步骤七、若铅锤(8)的尖端位于定位圈(3)的范围内,钢筋笼(1)的对中完毕,进行对中系统的回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中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步骤六中铅锤(8)的尖端处于浮标(2)上定位圈(3)的范围外,调整钢筋笼(1)的位置,直至铅锤(8)的尖端处于浮标(2)上定位圈(3)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中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七中对中系统进行回收时,首先拆除固定于护筒(11)上边缘的十字撑(7),松开浮标控制绳(6),将浮标(2)取出,回收浮标(2)及浮标控制绳(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196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音阶口琴座板用精冲模具
- 下一篇:一种泥水平衡刀盘清洗用导流喷射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