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压复合纳滤膜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30592.7 | 申请日: | 2020-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1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 发明(设计)人: | 刘冬青;朱泽晛;蔡思洲;廖静;方远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61/02 | 分类号: | B01D61/02;B01D67/00;B01D69/12;B01D71/68;B01D71/76;C02F1/4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压 复合 滤膜 | ||
一种低压复合纳滤膜,其特征在于复合膜由大比例磺酸基单胺与哌嗪混合水溶液作为水相原料与均苯三甲酰氯的有机溶液在支撑基膜表面通过界面聚合制备分离功能层而获得;磺酸基单胺包括牛磺酸(I)、磺酸基苯胺(II)、磺基氨基苯甲酸(III)中的一种,其结构式为:(II)结构中的SO3H基团为氨基的邻位或间位或对位的任一位置;(III)结构中的SO3H基团和COOH基团为氨基的邻位或间位或对位的任一组合位置;均苯三甲酰氯(IV)和哌嗪(V)的结构式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在较低操作压力下使用的水处理复合纳滤膜,特别涉及带负电荷的复杂有机溶质的去除,属于水处理分离膜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薄层复合纳滤膜是一种重要的水处理膜,可截留水中溶解的小分子有机物、多价金属盐等,常用在海水淡化、苦咸水淡化、污水处理、酒类及药品的提纯等领域。复合纳滤膜结构主要包括基膜和功能层两部分。基膜常为高聚物多孔膜,功能层通过均苯三甲酰氯(TMC)与哌嗪(PIP)在基膜表面的界面聚合而获得。通常功能层比较致密,操作压力为0.3~0.7Mpa,在苦咸水和海水脱盐应用中表现良好。然而随着污水处理需求的扩大,对可处理复杂污水的纳滤膜的需求越来越多。严重的膜污染和较高的操作压力,是制约这一技术广泛应用的桎梏。TMC-PIP聚酰胺纳滤膜表面较疏水,易与有机分子结合形成滤饼层,造成通量下降。且与TMC-间苯二胺体系制备的反渗透复合膜相比,其表面粗糙度低,不易涂覆亲水高分子物质以获得更高的亲水性。很多含有机污水同时含有无机盐,使用膜过滤这种复杂混合液时浓差极化效应非常明显,膜寿命和膜效率都大大衰减。且操作压力越高,污染速度越快。因此制备较低操作压下的电解质处理膜是一个迫切的行业需求。而获得只截留有机小分子,可允许无机盐类溶质通过的低压疏松纳滤膜更是受到广泛关注。此类膜在处理印染、纺织等领域的高盐、高有机物废水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将无机盐和染料的混合物分开,实现溶质分别回收、再次利用,可节约生产成本节省能源,实现资源再利用。
本发明通过在哌嗪水溶液中大量添加磺酸基单胺配制混合水溶液,作为水相,与均苯三甲酰氯的有机溶液进行界面聚合,制备复合纳滤膜。水相溶液中,磺酸基单氨与哌嗪发生竞争反应,降低功能层交联密度,提高了膜孔尺寸,降低膜操作压力,亦即降低膜筛分效应。通过调整磺酸基单胺与哌嗪的摩尔比,控制纳滤膜的最低操作压。但在水溶液中,磺酸基单胺与哌嗪存在分子间相互作用,可以活化哌嗪的仲胺基团,使采用混合溶液制备的功能层比同等浓度纯哌嗪水溶液制备的功能层厚,且交联密度高。而且过量磺酸基单氨中的质子化氨基可以与氯离子作用,提高酰氯与哌嗪的反应速度,促进交联反应。同时膜表面引入大量SO3H基团,加强了膜截留中唐南效应的影响,增加高价阴离子盐或带负电荷有机物质的截留。总结果是获得对高价阴离子盐和带负电有机物截留效果更好的低压复合纳滤膜。此系列纳滤膜可高效脱除水中硫酸盐和磷酸盐等高价阴离子盐,并实现对阴离子染料与无机盐的混合水溶液的分馏。当磺酸基单胺与哌嗪在水溶液中的摩尔比为(2.5~3)∶1时,膜的最低操作压力为0.25Mpa,膜对硫酸镁的截留为98%以上;当磺酸基单胺与哌嗪在水溶液中的摩尔比为(60~75)∶1时,膜的最低操作压力为0.1Mpa,可实现多种阴离子染料与氯化钠混合溶液的分馏,截留染料而使大部分氯化钠通过,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
发明内容
此发明的意义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制备一种低压水处理复合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1.一种低压复合纳滤膜,其特征在于复合膜由大比例磺酸基单胺与哌嗪混合水溶液作为水相原料与均苯三甲酰氯的有机溶液在支撑基膜表面通过界面聚合制备分离功能层而获得;
磺酸基单胺包括牛磺酸(I)、磺酸基苯胺(II)、磺基氨基苯甲酸(III)中的一种,其结构式为:
(II)结构中的SO3H基团为氨基的邻位或间位或对位的任一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05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椭圆形多筒导管架基础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调段式反渗透膜检测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