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票付流三链交叉验证产品安全性的全程溯源监管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20352.9 | 申请日: | 2020-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7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岩;张文超;王泽政;李文卓;柴永生;于云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G06F21/62 |
| 代理公司: | 山东重诺律师事务所 37228 | 代理人: | 邓东坡 |
| 地址: | 26400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票付流三链 交叉 验证 产品 安全性 全程 溯源 监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票付流三链交叉验证产品安全性的全程溯源监管方法,利用电子发票的权威公信力,将产品交易/流通过程的资金流、物流数据作为交叉验证手段,建立区块链化电子发票链、金融支付链和物流供应链的协同数据平台,构建三链全流程大数据集群纵向可溯、横向互融的高效模式,建立三链全流程大数据集群的交叉验证计算模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取、分析、交叉验证三链协同数据的一致性及真伪性,构建安全管控算法模型,对数据集群信息进行溯源及交叉验证,并智能识别潜在非法场景,形成可靠的三链协同区块链安全管控体系。本发明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通从“点”到“网”的数据通道,实现对食、药、危等产品的穿透式安全监控及科学高效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安全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票付流三链交叉验证产品安全性的全程溯源监管方法。
背景技术
食品、药品、危险品的质量安全及有效监管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然而,以三聚氰胺、长春长生疫苗、天津港危险品大爆炸事件为代表的特大安全事故却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国民的生活健康及生命财产安全。
尽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经采取了“要求企业安装电子眼”、“高额奖励业内员工举报”等安全监管措施,国家应急管理部门要求危险品具有统一生产规划并严格管理的规章制度,但食、药、危等产品规模庞大、体系繁杂,仅靠相关部门和社会的监督远远不够。
传统防伪(商标、条形码、二维码等)方式的信息存储采用中心化数据库的形式,数据完全由防伪公司生成,技术门槛及造假成本较低,存储信息容易被伪造、复制、篡改,无法从根本上辨别产品生产、流通、使用等各个环节数据的真伪,因而难以实现食品、药品、危险品的质量/安全事故的有效预防及追责。
区块链作为技术工具,提供了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的记账方式,凭借着数据安全、不可篡改的技术优势,可保证数据溯源的有据追责。若使多链相关数据之间进行交叉验证,可分辨协同数据的一致性及真伪性,真正实现链上数据的“去伪存真”。
若利用区块链作为底层技术,针对食品、药品、危险品的质量安全及有效监管难题,建立多条纵向可溯、横向互融的协同数据链条,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取、分析、交叉验证链上协同数据的一致性及真伪性,智能识别潜在非法场景,将实现食品、药品、危险品质量安全的有效监管,保障国民的生活健康及生命财产安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票付流三链交叉验证产品安全性的全程溯源监管方法,借助电子发票的权威公信力,以资金流、物流数据为交叉验证手段,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的技术特点,打通从“点”到“网”的数据通道,使票付流三链相关数据纵向可溯、横向互融,并进行交叉验证及人工智能分析,实现食品、药品、危险品的穿透式安全监控及科学高效管理。
一种票付流三链交叉验证产品安全性的全程溯源监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搭建区块链底层数据平台;
S2:利用区块链技术、接口技术、条码、RFID技术、智能合约搭建并联平等的三条数据子链:电子发票链、金融支付链和物流供应链,其分别用于存储、查询、追溯和分析产品的电子发票数据信息、支付数据信息和物流供应信息;
S3:通过区块链底层接口技术横向打通三条数据子链,形成跨链融合的三链协同数据集群,建立三链协同数据平台;
S4:建立三链全流程大数据集群的交叉验证、多方协同计算模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取、分析并交叉对比验证三链协同数据的一致性及真伪性;
S5:构建三链全流程大数据集群信息的安全管控算法模型,实现数据集群信息的全程溯源及交叉验证,智能识别潜在非法场景,建立可靠的三链协同区块链安全管控体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大学,未经烟台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03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视化压力测试设备
- 下一篇:一种唑来磷酸改性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