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形绿茶的制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17151.3 | 申请日: | 2020-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9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 发明(设计)人: | 段学良;彭丽娜;杨和团;刘猛道;觉春东;杨旭;陈雪峰;杨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A23F3/06;A23F3/12 |
| 代理公司: | 昆明鸿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11 | 代理人: | 方正巧 |
| 地址: | 678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茶 制作方法 | ||
1.一种针形绿茶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A、原料准备,B、杀青,C、整形理条,D、烘烤,E、干燥,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A、原料准备:采摘茶叶梢芽,把整根的竹子切成30~50cm竹筒消毒备用;
B、杀青:把采摘后的梢芽以3~5cm的厚度摊凉4~6h,再将经过摊凉的梢芽以90~100℃温度进行杀青,杀青时间为3min;
C、整形理条:将杀青后的梢芽上的芽头取下;并把取下的芽头放在铺有布料的铁板上进行手工搓揉、理条、塑针形处理,得到外形为针状,且含水量为15~25%的茶叶粗料,铁板温度控制为100~150℃,处理时间为30min;
D、烘烤:把茶叶粗料装入竹筒中,封住竹筒口后置于炭火上旋转烘烤40~60min,保持炭火烘烤温度为400~500℃;其次将冷却后的竹筒削去竹筒最外层的碳化竹皮,留2~3mm厚的竹子,静置待竹筒降至常温,随后从竹筒中取出茶叶粗料,再次手工搓揉得到外形为针状的茶叶针形粗料,把茶叶针形粗料用布料包好在专用烘笼上进行二次烘焙,温度90~100℃,烘焙时间30~40min;烘焙完成后,静置待茶降至常温,得到含水量为10%的茶叶细料;
E、干燥:把烘烤得的茶叶细料用布料包好堆放入土罐中,并在罐体底部和/或罐体的1/3高度处放置固体吸湿剂,置于干燥房间内常温贮藏30~45天,即可得到茶叶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形绿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的梢芽为选择一芽二至三叶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芽,梢芽长9~12cm,采摘时间为3月20日~4月20日的晴天上午7~10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形绿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的竹子为一年生或两年生、无虫蛀的野生竹,竹子的直径不小于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形绿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D中装入竹筒内的茶叶粗料混合有柑橘皮,茶叶粗料与柑橘皮的重量比例为5~8:1,且在从竹筒中取出茶叶粗料时需要剔除柑橘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形绿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D中的保持炭火温度为先调整400℃,保持10~15min,然后调整至450℃,保持5~10min,接着调整至500℃,保持20~30min,最后调整至400℃,保持5~1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形绿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E中干燥后得到的茶叶成品的含水量为5%~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形绿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E中干燥后还包括对干燥后的茶叶成品进行消毒包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形绿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E中的固体吸湿剂为生石灰、氯化钙、木炭、铝胶、沸石或硅胶,且所述固体吸湿剂呈块状或颗粒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形绿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D、E中的布料为棉布、纱布或麻布。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形绿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柑橘皮为经过清洁、消毒处理的块状或颗粒状的新鲜柑橘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未经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715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