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08831.9 | 申请日: | 2020-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45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 发明(设计)人: | 澤西勇樹;松本直樹;久池誠 | 申请(专利权)人: | 双叶产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K13/04 | 分类号: | B60K1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宋融冰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装置 | ||
一种排气装置,其具有支撑部件以及排气部件。支撑部件构造成对排气部件进行支撑,并且具备杆以及支架。由杆从上方支撑支架。排气部件具有接合对象部,接合对象部具有与支架接合的第1接合面以及第2接合面。此外,在第1接合面与第2接合面之间的中间面设置有对该中间面进行增强的增强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由支撑部件对使车辆的排气流动的排气部件进行支撑的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有通过支架等从上方对车辆的排气部件进行支撑的技术。日本特开2010-138784号公报中的支架安装在消声器的上表面,并且在支架的上部接合有在横向方向上延伸的杆。此外,杆插通于支撑橡胶,并且在支撑橡胶中插入有与车身相接合的其他杆。而且,由支撑橡胶以及这些杆从上方支撑着支架。
发明内容
在此,如果排气部件中的上述支架的接合部位的刚性较低,则应力会集中在接合部位,从而有可能使接合部位产生破损,或者有可能使接合部位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产生振动。特别是,如果设置于支架的杆较长,则在接合部位会作用有较大的应力,因此接合部位容易产生破损或振动。此外,如果杆较长,则杆的共振频率变低,支架以及杆有可能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发生共振从而产生噪声。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中,期望对排气部件进行更好的支撑。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是一种排气装置,该排气装置具有使车辆的排气流动的排气部件以及对排气部件进行支撑的支撑部件。支撑部件具备杆和支架,杆是构造成设置在车辆中的呈棒状的部件,支架构造成,由杆从上方支撑支架。排气部件具备接合对象部。接合对象部具有第1接合面、第2接合面、以及中间面,第1接合面以及第2接合面是排气部件的外表面中的与支架接合的部分,中间面设置于第1接合面和第2接合面之间。支架具备基部、第1壁部、第2壁部、第1接合部、以及第2接合部。基部是构造成与杆接合的呈板状的部位。第1壁部以及第2壁部是构造成从基部朝向下方突出的且彼此相对的两个板状的部位。第1接合部设置在第1壁部的缘部上,且与第1接合面接合。第2接合部设置在第2壁部的缘部上,且与第2接合面接合。中间面具有对该中间面进行增强的增强部。
根据如上结构,排气部件的接合对象部中的第1接合面以及第2接合面之间的中间面通过增强部而被增强。因此,接合对象部的刚性得以提高,从而能够抑制应力局部地施加于接合对象部。由此,可抑制接合对象部产生破损或者接合对象部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产生振动的情况。此外,由于接合对象部的刚性得以提高,所以支架以及杆不易发生共振,从而能够抑制噪声。因此,能够更好地支撑排气部件。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中,第1壁部以及第2壁部各自可以以使得第1壁部与第2壁部之间的间隔随着远离基部而变大的方式而倾斜。
根据如上结构,与第1壁部以及第2壁部平行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支架的刚性。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中,第1接合部以及第2接合部可以是细长的板状的部位。此外,第1接合部以及第2接合部可以分别以使得第1接合部以及第2接合部之间的间隔随着从第1接合部以及第2接合部的第1端起趋向第1接合部以及第2接合部的第2端而变大的方式延伸。
根据如上结构,与第1接合部和第2接合部之间的距离恒定的情况相比,能够在第1接合部以及第2接合部各自与接合对象部接合时增长第1接合部以及第2接合部各自与接合对象部接触的区域。因此,能够提高第1接合部以及第2接合部各自与接合对象部之间的接合强度。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中,增强部可以是相对于第1接合面以及第2接合面而突出的部位。
根据如上结构,使得接合对象部的刚性得以提高。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中,第1接合面以及第2接合面各自可以是排气部件的外表面中的呈凹陷的面。
根据如上结构,使得接合对象部的刚性得以提高。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中,增强部可以是相对于第1接合面以及第2接合面而凹陷的部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双叶产业株式会社,未经双叶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88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