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木机输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07884.9 | 申请日: | 2020-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62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雪;刘梓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迪(聊城市)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23/04 | 分类号: | B65G23/04;B65G23/44;B65G47/22;B65G4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木 输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木机输送装置,包括壳体和传送带,所述壳体由两个侧板组成,每个所述侧板的两端均安装有外转轮,所述外转轮的中心处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内转轮,所述内转轮上啮合连接有传送带,所述外转轮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直弹簧,所述直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一端滑动连接在凹槽内。本发明通过外转轮、内转轮、装配槽、子旋转轮、第一磁石、第二磁石、励磁线圈等结构的相互作用,从而使得每个木头在切割之前都首尾接触没有空隙,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传送带上的输送空间,避免人工将木头摆好,增加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负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木机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对木头的需求逐渐增加,为了更好的加工木头从而出现了圆木机。
现在的圆木机包括输送装置,在木头输送的时候都是依靠人工将木头摆放整齐,使得木头之间首尾相互接触,从而最大化的利用输送装置上的空间,但是这样增加了使用者的负担,而且人工摆放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以下缺点,现在的圆木机包括输送装置,在木头输送的时候都是依靠人工将木头摆放整齐,使得木头之间首尾相互接触,从而最大化的利用输送装置上的空间,但是这样增加了使用者的负担,而且人工摆放效率低下,而提出的一种圆木机输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圆木机输送装置,包括壳体和传送带,所述壳体由两个侧板组成,每个所述侧板的两端均安装有外转轮,所述外转轮的中心处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内转轮,所述内转轮上啮合连接有传送带,所述外转轮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直弹簧,所述直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一端滑动连接在凹槽内,所述限位柱背离外转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装配板,所述装配板上等间距转动连接有多个主旋转轮,每个所述主旋转轮和传送带之间啮合连接,每个所述主旋转轮上均设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二磁石,所述第二磁石上绕接有励磁线圈,所述第二磁石的两端均设有第一磁石,所述第一磁石和第二磁石相对的一侧磁极相反,所述第一磁石背离第二磁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子旋转轮,所述装配板上还设有于主旋转轮相匹配的压敏板,所述压敏板背离主旋转轮的一侧设有警报灯,所述压敏板和警报灯之间通过整流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装配槽包括矩形槽和两个扇形槽,两个所述扇形槽分别位于矩形槽两端,且和矩形槽连通,所述装配槽呈竖直设置。
优选的,所述压敏板位于主旋转轮的下方,且和装配槽位于同一轴线上。
优选的,所述压敏板靠近主旋转轮呈弧形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外转轮、内转轮、装配槽、子旋转轮、第一磁石、第二磁石、励磁线圈等结构的相互作用,从而使得每个木头在切割之前都首尾接触没有空隙,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传送带上的输送空间,避免人工将木头摆好,增加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负担。
通过警报灯是否亮起,从而对主旋转轮上的零件产生的故障实现检修,便了检修,减少机器故障时的排查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圆木机输送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圆木机输送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圆木机输送装置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传送带、4外转轮、5内转轮、6直弹簧、7限位柱、8压敏板、9装配板、10警报灯、11主旋转轮、12装配槽、13子旋转轮、14第一磁石、15第二磁石、16励磁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迪(聊城市)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未经金迪(聊城市)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78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