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试数据处理装置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07239.7 | 申请日: | 2020-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39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虎;刘建明;杨超;谌谦;宋宇;张超;吴羿;杜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华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G06F9/448;G06F9/445 |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5 | 代理人: | 刘勋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数据处理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试数据处理装置和方法。其中,测试数据处理装置包括动态链接库模块和接口模块;动态链接库模块接收测试数据,并根据测试数据的路数分别开启相应数量的子线程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给接口模块;接口模块将接收的数据处理成J750平台能直接识别的形式;接口模块向J750平台导入相关测试文件、创建测试实例并进行接口自检;测试时,J750测试实例向模拟板卡或数字板卡发送采集指令,模拟板卡或数字板卡向数据处理装置发送测试数据,数据处理装置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并将测试结果发送给J750测试实例。本发明的测试数据处理装置可以在线修改调试参数并运行,提高了调试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试数据处理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泰瑞达的J750平台是对各种各样的微控制器、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和数字音频/基带设备进行经济高效测试的行业标准。该系统的安装基数超过6000个,可在50多个OSAT(On-Site Acceptance Tests)位置广泛使用,并且有一整台用于晶圆分类和最终测试的生产接口解决方案。
在J750编写测试程序时,测试工程师可以使用系统自带的模板或者VB代码进行设计。随着集成电路的高速发展,芯片测试也越来越复杂,J750机台自带的模板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受限,多种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DAC(Digital-to-AnalogConverter)需要测试工程师在模板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才能满足芯片测试要求。
J750机台使用的VB(Visual Basic)语言,其数据及文件处理能力相对于其他语言而言效率很低,在大数据量运算处理时体现出的差距非常明显。在J750上,实测在数据计算较多的ADC/DAC测试中,使用VB的测试时间是使用C++的计算时间5倍以上。想要在J750平台上提高数据处理效率,一是开发高效的VB数据运算处理代码,二是采用动态链接库方法,使用数据处理效率较高的其他语言进行数据处理算法的构建。对于多路数据的处理,由于VB对多线程支持不好,J750只能逐个处理,效率低,若使用多线程处理,可以充分利用集成电路测试系统多核心的优势,加快数据处理速度。
动态链接库文件,是一种可执行文件,它允许程序共享执行特殊任务所必须的代码和其他资源。动态链接库可以由多种语言创建,如C、C++、VB、Java、Matlab、Python等,同时也可以在这些语言的开发平台中运行。由于动态链接库可以跨平台调用,因此只支持所有平台共有的调用特性,使用起来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加快数据处理速度、提高测试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试数据处理装置和方法。
一种测试数据处理装置,包括动态链接库模块和接口模块;动态链接库模块接收测试数据,并根据测试数据的路数分别开启相应数量的子线程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给接口模块;接口模块将接收的数据处理成J750平台能直接识别的形式;接口模块向J750平台导入相关测试文件、创建测试实例并进行接口自检;测试时,J750测试实例向模拟板卡或数字板卡发送采集指令,模拟板卡或数字板卡向数据处理装置发送测试数据,数据处理装置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并将测试结果发送给J750测试实例。
其中,接口模块包括VB调用接口模块和类模块;VB调用接口模块将动态链接库模块的接口“翻译”为J750平台可以直接识别的接口形式;类模块重新整合各个接口,形成方便数据处理的各个成员,并作为一个统一的对象供J750平台的测试实例使用。
动态链接库模块采用C++语言编程实现,且动态链接库模块中的子线程异步运行。
一种利用测试数据处理装置进行测试数据处理的方法,步骤如下:
第S1步,向J750平台导入相关测试文件、创建测试实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华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华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72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