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06315.2 | 申请日: | 2020-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8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范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陈蕾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及其 充电 方法 装置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电池、第二电池和串并转换电路;所述串并转换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连接,用于根据控制信号串联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以使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源为被充电设备反向充电,或者并联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以使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进行充电。这样,本实施例中无需在电子设备内额外设备升压电路,可以降低电子设备的设计难度。并且,本实施例中电压翻倍后可以使充电功率升高,能够降低充电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快速充电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部分电子设备采用折叠屏实现。由于折叠屏的外观特性,在设计电池时均采用两颗电池并联的形式,并联后的电压位于3.6V-4.45V之间,且两个电池之间通过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FPC)连接,从而实现折叠的效果。
实际应用中,若用户外出有充电需求时,折叠屏的电子设备可以作为充电宝进行反向充电(即OTG形式)。在反向充电过程中,相关技术中设置一升压电压(即Boost电路),由该升压电路将电池电压(3.6V-4.45V)提升到较高的电压(如5V),然后才可以对外实现充电功能,并且充电电流较小,约500mA。
然而,相关技术中,在电子设备中设置升压电路会增加电子设备的设计难度,并且现有的升压电路也不支持大功率充电,造成充电时间较长,无法满足用户快速充电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相关技术的不足。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电池、第二电池和串并转换电路;所述串并转换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连接,用于根据控制信号串联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以使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源为被充电设备反向充电,或者并联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以使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进行充电。
可选地,还包括处理器和充电芯片,所述处理器或所述充电芯片与所述串并转换电路连接,用于向所述串并转换电路发送控制信号。
可选地,所述串并转换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器件、第二开关器件和第三开关器件;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池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池的阳极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池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池的阴极连接;
所述第三开关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三开关器件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电子设备内的处理器连接,用于根据所接收的控制信号开启或关断,使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串联,或者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并联。
可选地,还包括USB开关电路、USB协议芯片和充电接口;所述USB开关电路分别连接所述充电接口和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形成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充电接口通信的第一通信通道;以及分别连接所述充电接口和所述USB协议芯片,且所述USB协议芯片与所述处理器连接,形成所述处理器、所述USB协议芯片和所述充电接口通信的第二通信通道;所述USB开关电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信号切换至所述第一通信通道或所述第二通信通道。
可选地,所述USB开关电路的第一组端子与所述充电接口连接,所述USB开关电路的第二组端子与所述电子设备中处理器的引脚DP和引脚DM连接;所述USB开关电路的第三组端子与所述USB协议芯片的第一组端子连接;所述USB协议芯片的第二组端子与所述引脚DP和所述引脚DM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63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