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箭发动机支架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02258.0 | 申请日: | 2020-0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3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宋阳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蓝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M1/08 | 分类号: | F16M1/08;F42B1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箭发动机 支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箭发动机支架,包括内部镂空的支架本体,还包括分别对称一体成型固定连接在支架本体外侧的加强组件,支架本体上开设有供发动机嵌设的开口。加强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架本体远离开口一面两侧边沿处的多个第一加强块以及多个分别一体成型固定连接在支架本体两侧的加强板。第一加强块与加强板提升了支架本体自身的抗冲击形变能力,增加了支架本体的结构强度。进一步的,第一加强块与加强板固定在支架本体的外侧,很大程度上减小了支架本体在安装时与火箭本体之间接触的面积,缩小了火箭发动机在工作时产生振动能量的传递路径,从而减小了火箭本体升空时的振动,增加了火箭飞行时的稳定性,使其不易偏离预计的运行轨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火箭发动机支架。
背景技术
火箭发动机由飞行器自带推进剂(能源),不利用外界空气的喷气发动机。其可以在稠密大气层以外空间工作,能源在火箭发动机内转化为工质(工作介质)的动能,形成高速射流排出而产生推力,从而为火箭的运动提高动力,而火箭发动机一般安装在发动机支架上。
在现有的火箭内部结构设计中,考虑到火箭在发射升空过程中,发动机的推力、惯性力以及作用在发动机连接机构上的气动载荷。这些作用力会传递在火箭的机体上,容易使得火箭机体产生严重的变形,从而导致火箭在升空过程中出现不稳定且偏离预计运行轨道的现象。于是,通常会在发动机的外侧增加发动机支架,在火箭升空过程中,发动机支架起到传导作用力、减小火箭机体变形的作用,以最大限度保证火箭发射升空时的稳定性。气动载荷是指风剪和塔影效应产生的含周期脉动(主要为3P分量:3为叶片数、P为风轮旋转频率)的气动转矩沿着传动链传播时,会使机组传动轴承受较大的转矩脉动。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通常情况下,为了保证发动机支架的结构强度,会将发动机支架做成一个由金属板围成四周密封的罩子,固定在发动机的外侧。通常情况下金属板之间均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焊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支架的重量,在对于火箭机体上,即使是很轻微的增重,都会对火箭的运行产生影响。而且焊接的部位在火箭升空过程中,巨大的离心力也会容易使得支架连接部位之间发生断裂的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重量较轻的火箭发动机支架。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火箭发动机支架,包括内部镂空的支架本体,还包括分别对称一体成型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本体外侧的加强组件,所述支架本体上开设有供发动机嵌设的开口;
所述加强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本体远离所述开口一面两侧边沿处的多个第一加强块以及多个分别一体成型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本体两侧的加强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架本体在使用时,沿着开口套设固定在火箭发动机的外侧,有效的避免了火箭在升空时,其发动机产生的作用力直接作用在火箭本体上,使得火箭本体不易产生变形。第一加强块与加强板提升了支架本体自身的抗冲击形变能力,增加了支架本体的结构强度。进一步的,第一加强块与加强板固定在支架本体的外侧,很大程度上减小了支架本体在安装时与火箭本体之间接触的面积,缩小了火箭发动机在工作时产生振动能量的传递路径,从而减小了火箭本体升空时的振动,增加了火箭飞行时的稳定性,使其不易偏离预计的运行轨道。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底板与两个侧板,所述侧板分别对称垂直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沿其长度方向的边沿处;
多个所述第一加强块均匀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多个所述第一加强块之间的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第一方形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蓝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蓝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22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