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低温高速撞击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01052.6 | 申请日: | 2020-0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39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 发明(设计)人: | 吕钢;刘勇;刘海;叶铸玉;董尚利;耿洪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52 | 分类号: | G01N3/52;F41A3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宋红宾 |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高速 撞击 试验装置 及其 试验 方法 | ||
1.一种中低温高速撞击的试验方法,使用一种中低温高速撞击试验装置,所述的中低温高速撞击试验装置,包括火药炮、电磁测速器(9)、靶架(27)、环境箱(22)、温控系统、防护罐体(19);
所述防护罐体(19)为弹丸撞击试验的安全防护装置;防护罐体(19)开设有穿引线缆和管道的通孔(21);防护罐体(19)的一端设有罐门(20);在防护罐体(19)的侧方开有法兰窗口(44);
所述防护罐体(19)内部设有一个试验台面(18)及为罐内提供照明的灯具(43);
火药炮、环境箱(22)安装在与防护罐体(19)连接的试验台面(18)上;环境箱(22)内设置有靶架(27)、液氮蒸发板(33),靶架(27)通过靶架基座(28)与环境箱(22)连接;温控系统的管线通过穿引法兰盘(26)与环境箱(22)连接;温控系统的制冷管路连接自增压液氮罐(35);电磁测速器(9)与火药炮的可拆卸炮管(1)连接,并通过线缆与示波器(42)相连;
所述火药炮包括可拆卸炮管(1)、弹仓(2)、炮体前端座(3)、炮体尾座(4)、锁紧螺栓(5)、弹丸(6)、弹药(7)、撞针(8)、击发装置及炮架(17);
所述可拆卸炮管(1)一端设有外螺纹及沉孔,可拆卸炮管(1)通过螺纹与炮体前端座(3)连接,其沉孔底面与弹仓(2)的小径端面配合,弹仓(2)大径端面与炮体前端座(3)的内孔底面配合;
所述弹仓(2)的小径端中心孔放置弹丸(6);弹仓(2)的大径端有一个弹室,弹药(7)弹身的一部分位于其中;弹仓(2)和可拆卸炮管(1)的中心轴孔在装配后保持同轴状态,且二者与炮体尾座(4)的中心轴孔保持非同轴状态;所述炮体前端座(3)通过炮架(17)与防护罐体(19)连接,炮体前端座(3)通过两根锁紧螺栓(5)与炮体尾座(4)连接;所述炮体前端座(3)的一端加工有内螺纹孔,用以连接可拆卸炮管(1),另一端加工有与螺纹孔相通的圆形通孔,弹药(7)的弹尾部分位于圆形通孔内;
所述炮体尾座(4)沿轴心开有通孔,撞针(8)位于通孔内,并且位置与炮体前端座(3)的圆形通孔相对;炮体尾座(4)与炮体前端座(3)通过两根锁紧螺栓(5)连接锁紧;
所述击发装置位于炮体尾座(4)后侧,击发装置通过底盘(14)与炮体尾座(4)连接;所述击发装置包括撞击杆(10)、螺旋弹簧(11)、导向基座(12)、保险板(13)、底盘(14)、固锁插销(15)以及拉手(16);
所述导向基座(12)安装在底盘(14)上,导向基座(12)加工有两个相通的导向轴孔,大孔内放置一个螺旋弹簧(11),螺旋弹簧(11)有三分之一的部分露出导向基座(12)之外;小孔内放置撞击杆(10);
所述撞击杆(10)一端与撞针(8)接触,撞击杆(10)的杆身装配在螺旋弹簧(11)及导向基座(12)小孔内部,撞击杆(10)另一端的端部加工有拉手(16);拉动所述拉手(16)可使撞击杆(10)压缩螺旋弹簧(11)并沿导向基座(12)的导向轴孔自由伸缩滑动;
在所述撞击杆(10)上设有第一“U”形槽,导向基座(12)上设有对应的第二“U”形槽;拉动撞击杆(10)向后滑动时,第一“U”形槽和第二“U”形槽的槽口对齐;将固锁插销(15)插在两个 “U”形槽豁口之间,使螺旋弹簧(11)处于压缩状态,撞击杆(10)固定不动;固锁插销(15)尾端的拉绳(45)从防护罐体(19)的侧方引出防护罐体(19)外;
所述保险板(13)安装在底盘(14)上,位于在撞针(8)尾部与撞击杆(10)头部之间;
所述靶架(27)固定在环境箱(22)底部的靶架基座(28)上,并可在靶架基座(28)上做水平移动;靶架(27)上装有靶材定位卡盘(29),靶材(30)安装在靶材定位卡盘(29)上;
所述环境箱(22)内层为不锈钢板,外层为聚四氟乙烯隔热板,环境箱(22)顶部有活动盖板(23),在环境箱(22)面向炮口一侧,由窗口法兰(24)及窗口法兰盘(25)组成入射窗口,该入射窗口与可拆卸炮管(1)相对,在窗口法兰(24)与窗口法兰盘(25)之间夹装铝箔;环境箱(22)的背面靠近盖板(23)的位置有一个管线穿引法兰盘(26),液氮输入管(37)和安装装有漏斗(39)的排气管从管线穿引法兰盘(26)穿过,进入环境箱(22)内部;液氮输入管(37)与自增压液氮罐(35)连接,环境箱(22)下部设有冷却介质排放管,由环境箱(22)内部延伸至防护罐体(19)外部,管头上安装一个手动低温阀门(40);
在所述环境箱(22)内设置钢制的防护屏(34),防护屏(34)将靶架(27)围在其中,其面向窗口法兰(24)的一侧开有与窗口法兰等直径圆孔,该圆孔中心与窗口法兰(24)中心同轴;
所述温控系统包括自增压液氮罐(35)、低温电磁阀(36)、液氮输入管(37)、液氮喷头(38)、液氮蒸发板(33)、双输出数显温控仪(41);液氮经自增压液氮罐(35)流经低温电磁阀(36)、液氮输入管(37)再经过液氮喷头(38)喷射到液氮蒸发板(33)上,液氮蒸发板(33)位于环境箱(22)内的靶架基座(28)上;双输出数显温控仪(41)上有两块控温仪表,分别为第一温控仪表和第二温控仪表;所述的第一温控仪表用于控制环境箱(22)内温度,第一温控仪表的第一热电偶(32)探头的位置距离靶材(30)中心10~20mm;第二温控仪表用于监控靶材(30)的温度,第二温控仪表的第二热电偶(31)探头贴合在靶材(30)上;
所述温控系统还包括用于中温控制的红外加热灯组;在做中温试验时,在环境箱(22)内侧放置两个红外灯组,红外灯组固定在防护屏(34)上,靶架(27)放置在防护屏(34)中间;
其特征在于,在中温或低温进行高速撞击试验的方法,中温为室温至250℃;低温为-196℃至室温,包括如下步骤:
(1)、安装靶材(30):在所述防护罐体(19)内的试验台面(18)上,将所述靶材(30)装卡到靶材定位卡盘(29)上,然后再将靶材定位卡盘(29)装配到靶架(27)上;调整靶材(30)与入射窗口的位置关系,使待测靶材(30)的预碰撞部位与入射窗口中心同轴,使靶材(30)平面与入射方向垂直;
(2)、低温环境的准备,对于低温高速撞击试验,执行此步:调整所述液氮蒸发板(33)与靶材(30)的距离及角度,调整液氮喷头(38)与液氮蒸发板(33)之间的距离;并将第一温控仪表的第一热电偶(32)放置在距离靶材(30)中心10~20mm的位置,将第二热电偶(31)贴合在靶材(30)上;分别将低温电磁阀(36)输出导线、第一温控仪表的第一热电偶(32)和第二温控仪表的第二热电偶(31)的补偿导线与双输出数显温控仪(41)连接;
将所述防护屏(34)放到所述环境箱(22)内,使靶架(27)置于防护屏(34)中;盖上环境箱(22)的活动盖板(23);
(3)、中温环境的准备,对于中温高速撞击试验,跳过第(2)步,并执行此部:将两组红外加热灯组安装到防护屏(34)上;并将第一温控仪表的第一热电偶(32)放置在距离靶材(30)中心10~20mm的位置,将第二温控仪表的第二热电偶(31)贴合在靶材(30)上;在环境箱(22)内,分别将红外加热灯组的电源线、第一温控仪表的第一热电偶(32)和第二温控仪表的第二热电偶(31)的补偿导线与双输出数显温控仪(41)连接;盖上环境箱(22)的活动盖板(23);
(4)、装弹丸:将所述弹丸(6)涂抹上真空脂后从弹仓(2)的小径端孔塞入,用细杆将弹丸(6)推到弹仓(2)底部;将所述弹仓(2)小径端与可拆卸炮管(1)入射口沉孔装配;
(5)、安装炮管:将装上弹仓(2)和弹丸(6)的可拆卸炮管(1)拧入炮体前端座(3);
(6)、装弹药:将弹药(7)塞入炮体前端座(3)和弹仓(2)大径端所形成的弹室内,并使弹尾底面与弹仓(2)尾端面齐平;
(7)将所述炮体尾座(4)通过锁紧螺栓(5)与炮体前端座(3)装配;
(8)、将装配好的炮体前端座(3)和炮体尾座(4)安装到炮架(17)上;调节炮管(1)的出口,使其对准靶材(30);将电磁测速器(9)连接到炮管(1)的出口端;再次校准测速管口与靶材(30)的位置关系;(9)将所述撞针(8)放入炮体尾座(4)沿轴心开的通孔内,使撞针(8)接触到弹药(7)底部边缘;
(10)、将保险板(13)安装在底盘(14)上,防止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对撞针(8)产生误撞击;
(11)、调整击发装置:首先拉动撞击杆(10)尾端拉手(16),使撞击杆(10)向后退至撞击杆(10)上的横向第一“U”形槽与导向基座(12)上的横向第二“U”形槽对齐;将固锁插销(15)插入两个“U”形槽中,限定撞击杆(10)的位置,此时螺旋弹簧(11)处于被压缩的状态;
(12)将调整好的击发装置安装到炮体尾座(4)上;
(13)冷却靶材(30):对于低温高速撞击试验,执行此步:开启所述自增压液氮罐(35)的排液阀,启动双输出数显温控仪(41);液氮流进低温电磁阀(36)、液氮输入管(37)和液氮喷头(38)被喷射至液氮蒸发板(33)的表面,液氮被雾化,从而对靶材(30)和环境箱(22)实施冷却;同时启动双输出数显温控仪(41),对靶材(30)实施降温;
(14)、加热靶材(30),对于中温高速撞击试验,跳过第(13)步,并执行此步:开启红外加热灯组,加热靶材(30);同时启动双输出数显温控仪(41),对靶材(30)实施升温;
(15)、调整所述示波器(42)的控制界面,保持初始测量状态;监控靶材(30)温度和保温时间;
(16)、待靶材(30)到达预设温度并保温足够时间后,关闭防护罐体(19)的罐门(20),实验人员撤离至防护罐体(19)侧面;
(17)、通过防护罐体(19)侧方的法兰窗口(44)拉动保险板(13)回到初始位置;
(18)、拉动从防护罐体(19)的侧方法兰窗口(44)引出的拉绳(45),将固锁插销(15)从“U”形槽中拉出并脱离导向基座(12);此时,处于压缩状态的螺旋弹簧(11)被释放并推动撞击杆(10)撞击撞针(8),撞针(8)触发弹药(7)瞬燃,导致高温、高压气体膨胀,驱动弹丸(6)从炮口射出,撞击靶材(30);
(19)、计算弹丸(6)的飞行速度V,弹丸速度利用公式V=L/t技算,其中,
(20)、停止制冷或加热,使环境箱(22)和靶材(30)的温度自然恢复至室温;对于低温撞击试验,关闭冷却介质输送管路上的低温电磁阀(36),打开环境箱(22)的手动低温阀门(40),将残余冷却介质放出并回收;对于中温撞击试验,关闭红外加热灯组的电源;
(21)、待环境箱(22)和靶材(30)的温度恢复至接近室温后,打开环境箱(22)的活动盖板(23),从靶材定位卡盘(29)上取下靶材(30);
(22)、从火药炮的可拆卸炮管(1)取下电磁测速器(9);
(23)、从炮架(17)上取下火药炮,依次卸下击发装置、撞针(8)、锁紧螺栓(5),将炮体尾座(4)与炮体前端座(3)分离;卸下可拆卸炮管(1),取出弹仓(2);
(24)、从弹仓(2)里取出弹药(7)的空弹壳,清理弹仓(2)和可拆卸炮管(1);
(25)、试验完毕,重复上述步骤,进行下一次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105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