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变换系统以及电力变换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80087646.9 | 申请日: | 2019-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611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美和子;石原浩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2J3/12 | 分类号: | H02J3/12;H02J3/16;H02J3/18;H02J3/38 |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于丽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变换 系统 以及 装置 | ||
电力变换装置(50)具备:电力变换电路(550),将分散电源输出的直流电力变换为交流电力而输出至配电系统;电压目标值生成部(520),从由电压检测部(510)检测出的电压的有效值中去除高频波动而生成电压目标值(Vref);校正部,当检测到自动电压调节器已工作时,对电压目标值(Vref)进行校正;以及指令部,在由电压检测部检测到的互连点的电压偏离了以电压目标值为基准的电压控制死区的情况下,指示电力变换电路以便输出与偏离的电压大小相应的无功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变换系统以及电力变换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太阳能发电系统等利用自然能源的发电中,发电量根据天气等自然条件而随时波动。因此,抑制电力系统的电压波动很重要。
例如,专利文献1的电压控制装置通过由静态无功功率补偿装置进行的无功功率补偿来抑制电力系统的电压的短周期波动,利用步进式自动电压调节器的抽头切换来抑制电力系统的电压的长周期波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2016/121014A1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专利文献1的电压控制装置通过由无功功率补偿装置进行的无功功率补偿来抑制短周期波动,但是静态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存在成本高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不使用静态无功功率补偿装置而使与分散电源系统互连的配电系统的电压波动稳定的电力变换系统以及电力变换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具备设置于配电系统的自动电压调节器和至少一个分散电源系统的电力变换系统,分散电源系统包括分散电源和电力变换装置。电力变换装置具备:电力变换电路,将分散电源输出的直流电力变换为交流电力而输出至配电系统;电压检测部,检测电力变换电路与配电系统的互连点的电压;电压目标值生成部,从由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电压的有效值中去除高频波动而生成电压目标值;校正部,当检测到自动电压调节器已工作时对电压目标值进行校正;以及指令部,在由电压检测部检测到的互连点的电压偏离了以电压目标值为基准的电压控制死区(deadband)的情况下,指示电力变换电路以便输出与偏离的电压大小相应的无功功率。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当检测到自动电压调节器已工作时,对电压目标值进行校正,在互连点的电压偏离了以电压目标值为基准的电压控制死区的情况下,输出与偏离的电压大小相应的无功功率。据此,能够不使用静态无功功率补偿装置而使与分散电源系统互连的配电系统的电压波动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方式1的电力变换系统100的概略图。
图2为示出太阳能发电的日发电量的例子的图。
图3为实施方式1的电力变换装置50的结构图。
图4为实施方式1的控制电路540的框图。
图5为表示过电压输出部5430的结构的图。
图6为表示实施方式1的控制电路540生成无功功率指令值Qr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7的(a)为表示当SVR20工作时未校正电压目标值Vref的情况下的电系统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b)为表示当SVR20工作时校正了电压目标值Vref的情况下的配电系统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
图8为实施方式2的电力变换系统100的概略图。
图9为实施方式2的电力变换装置50的结构图。
图10为实施方式2的控制电路540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876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