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构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有效
| 申请号: | 201980077966.6 | 申请日: | 2019-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65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 发明(设计)人: | 黑川晴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工程塑料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K5/1515;C08K5/1525;C08K5/51;C08L71/02;F21S2/00;F21S41/24;G02B1/04;G02F1/13357;F21Y115/15;F21Y115/10;F21Y103/00;F21Y10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构件 聚碳酸酯 树脂 组合 | ||
提供:相溶性优异、具有良好的色相、且成型时的气体发生极其少的光学构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一种光学构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相对于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100质量份,含有:用脂环式二醇(B2)键合聚氧四亚甲基二醇系聚合物(B1)而成的化合物(B)0.1~3质量份、和磷系稳定剂(C)0.005~0.4质量份,化合物(B)中,脂环式二醇(B2)成分为20质量%以下,且除脂环式二醇(B2)成分之外的成分中的氧四亚甲基二醇单元的质量比率为55~80质量%,且化合物(B)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240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构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详细而言,涉及:相溶性优异、具有良好的色相、且成型时的气体发生极其少的光学构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树脂的透明性、机械性质、热性质、电气性质和耐气候性等优异,被用于导光板等光学构件。然而,聚碳酸酯树脂的透光率低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因此,使用了聚碳酸酯树脂的导光板的面状光源装置等中,存在亮度低的问题。因此,要求改善聚碳酸酯树脂制的导光板等中的亮度、透光率。
专利文献1中,出于提供在不有损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原本的特性的情况下进而无白浊、无透射率的降低、透射率和色相良好的、导光板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目的,公开了一种导光板用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是在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中含有聚亚烷基二醇0.01~1重量份而成的。
然而,聚亚烷基二醇与聚碳酸酯树脂的相溶性未必充分,因此,得到的导光板中存在容易产生白浊、透明性容易变差、色相也容易恶化的问题。
特别是,各种液晶显示装置中,薄壁化、大型薄壁化正以惊人的速度推进,并且已经采用允许光从直下型向横侧边缘射入导光板的边缘型,要求这种导光板等光学构件具有更高的透明性和色相。特别是在光路长较长的光学构件、例如具有50mm以上的光路长的光学构件的情况下该要求变得更加严格。
另外,将光学构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成型时,成为模具附着物的发生大的问题。特别是高性能的导光构件的成型时,频繁地进行模具的清扫维护的要求会变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0517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课题)在于,提供:在不有损聚碳酸酯树脂原本的特性的情况下相溶性优异、具有良好的色相、且成型时的气体发生极其少的光学构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为了达成上述课题,反复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配混特定的数均分子量的化合物,该化合物是用脂环式二醇键合聚氧四亚甲基二醇系聚合物而成的、且脂环式二醇与氧四亚甲基二醇单元的含有比率为特定范围,从而可以解决上述课题,至此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涉及以下的光学构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
[1]一种光学构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相对于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100质量份,含有:用脂环式二醇(B2)键合聚氧四亚甲基二醇系聚合物(B1)而成的化合物(B)0.1~3质量份、和磷系稳定剂(C)0.005~0.4质量份,
化合物(B)中,脂环式二醇(B2)成分为20质量%以下,且除脂环式二醇(B2)成分之外的成分中的氧四亚甲基二醇单元的质量比率为55~80质量%,且化合物(B)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2400。
[2]根据上述[1]所述的光学构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聚氧四亚甲基二醇系聚合物(B1)为含有氧四亚甲基二醇单元和除氧四亚甲基二醇以外的氧亚烷基二醇单元的共聚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工程塑料株式会社,未经三菱工程塑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779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