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学习家庭系统及自主家庭操作框架在审
| 申请号: | 201980076620.4 | 申请日: | 2019-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8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 发明(设计)人: | 诺伯特·埃吉;凌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5/02 | 分类号: | G05B15/02;G05B19/4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学习 家庭 系统 自主 操作 框架 | ||
一种用于家庭通信网络内网络设备的自动化操作的计算机实施的方法,包括检测所述家庭通信网络内的多个致动器的致动器动作,所述多个致动器中的每一个用于改变所述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的状态。所述检测到的致动器动作与来自所述家庭通信网络内的多个传感器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值相关联,以生成配置数据。所述配置数据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触发条件的触发图以及对应于所述触发图的动作图。所述动作图指示与所述多个致动器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致动器动作。在检测到所述一个或多个触发条件时,触发所述多个致动器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执行所述动作图指示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动作。
相关申请案交叉申请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11月20日提交的标题为“自学习家庭系统及自主家庭操作框架”的第62/770,070号的美国临时申请的优先权和利益,该申请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控制家庭通信网络中的设备的智能家庭解决方案。一些方面涉及用于控制家庭内设备并为自主家庭操作提供框架的自学习家庭系统。
背景技术
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IoT)设备和解决方案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家庭和办公环境。这种连接设备可以以多种方式使用,从提高舒适度到改善家庭的功能集,到提高其它设备的效率和安全性。
现有的家庭自动化解决方案将家用电器的控制整合到移动设备应用程序中,并允许用户创建简化的规则,并由用户动作触发。然而,现有家庭自动化解决方案的挑战在于,它们要求用户明确定义电器/设备应如何协同工作的规则,随着可触发电器的数量和复杂性的增加,即使对技术倾向的人来说,这也会变得更加具有挑战性。
发明内容
现在描述各种示例,以简化形式介绍概念的选择,这些概念将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发明内容并不是为了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或必要特征,也不是为了用于限制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家庭通信网络内网络设备的自动化操作的计算机实施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检测所述家庭通信网络内的多个致动器的致动器动作,所述多个致动器中的每一个用于改变所述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的状态。所述检测到的致动器动作与来自所述家庭通信网络内的多个传感器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值相关联,以生成配置数据。所述配置数据可以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触发条件的触发图。所述配置数据也包括对应于所述触发图的动作图。所述动作图指示与所述多个致动器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致动器动作。在检测到所述一个或多个触发条件时,可以触发所述多个致动器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执行所述动作图指示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动作。
在根据所述第一方面的所述方法的第一种实现形式中,所述触发图包括多个触发条件,所述触发条件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所述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值;所述检测到的致动器动作中的致动器动作;以及从所述家庭通信网络外部的信息源接收的外部信息数据。
在根据所述第一方面或所述第一方面的任何前述实现形式的所述方法的第二种实现形式中,所述触发图内的所述多个触发条件通过一个或多个逻辑连接器连接。
在根据所述第一方面或所述第一方面的任何前述实现形式的所述方法的第三种实现形式中,在检测到所述多个触发条件时,并进一步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逻辑连接器,触发所述多个致动器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执行所述动作图指示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动作。
在根据所述第一方面或所述第一方面的任何前述实现形式的所述方法的第四种实现形式中,所述动作图包括通过边缘耦合的多个节点。所述多个节点中的每一个对应于与所述多个致动器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相关联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致动器动作中的致动器动作。
在根据所述第一方面或所述第一方面的任何前述实现形式的所述方法的第五种实现形式中,耦合所述多个节点中的至少两个节点的所述边缘中的每一个与对应于所述至少两个节点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致动器动作之间的时延相关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766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