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供基于语音识别的服务的电子装置和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80069994.3 | 申请日: | 2019-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2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 发明(设计)人: | 河志宪;安纽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10L15/22 | 分类号: | G10L15/22;G10L15/04;G10L15/26;G10L15/02;G10L15/183;G06F3/16;G06F3/041;G06F3/0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谢玉斌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提供 基于 语音 识别 服务 电子 装置 系统 | ||
在根据实施例的系统中包括的存储器,可以被配置为存储自动语音识别(ASR)模块和自然语言理解(NLU)模块,并且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指令,该指令在被执行时,使处理器:通过麦克风接收用于调用基于语音的智能辅助服务的唤醒话语;在唤醒话语之后,通过麦克风接收第一用户话语;使用NLU模块处理第一用户话语;基于处理后的第一用户话语生成第一响应;在接收到唤醒话语之后选定的时间间隔内,通过麦克风接收第二用户话语;使用ASR模块,提取第二用户话语的文本;当第二用户话语的文本中包括选定词或选定短语时,使用NLU模块处理第二用户话语以生成第二响应;以及当第二用户话语的文本中不包括选定词或选定短语时,不生成对第二用户话语的响应。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提供语音识别服务的技术。
背景技术
由于电子装置具有各种功能和高性能,所以语音识别技术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电子装置。应用了语音识别技术的电子装置可以基于用户的话语来识别用户的意图(功能请求),并且可以根据用户的意图来提供响应。当接收到唤醒话语(例如,“嗨Bixby”)或按钮输入时,电子装置可以运行指定的应用(智能应用)或提供语音识别服务的智能辅助服务,可以通过指定的应用接收用户话语,并且可以在根据基于用户话语的用户意图提供单个响应后终止指定的应用。之后,电子装置需要再次接收唤醒话语或按钮输入以提供语音识别服务。
以上信息仅作为背景信息提供,以帮助理解本公开。关于以上内容中的任何内容是否可以用作关于本公开的现有技术,没有做出任何确定,也没有做出任何断言。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出于通过使用语音识别服务来请求多种功能的目的,用户需要重复地交替执行唤醒话语(或按钮输入)和用户话语,这是不便的。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系统可以包括:麦克风;扬声器;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麦克风和所述扬声器;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可以被配置为存储自动语音识别(ASR)模块和自然语言理解(NLU)模块,并且所述存储器可以被配置为存储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麦克风,接收用于调用基于语音的智能辅助服务的唤醒话语;在所述唤醒话语之后,通过所述麦克风接收第一用户话语;使用所述NLU模块处理所述第一用户话语;基于处理后的第一用户话语生成第一响应;在接收到所述唤醒话语之后选定的时间间隔内,通过所述麦克风接收第二用户话语;使用所述ASR模块,提取所述第二用户话语的文本;当所述第二用户话语的文本中包括选定词或选定短语时,使用所述NLU模块处理所述第二用户话语以生成第二响应;以及当所述第二用户话语的文本中不包括选定词或选定短语时,不生成对所述第二用户话语的响应。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系统可以包括:用户界面;麦克风;扬声器;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用户界面、所述麦克风和所述扬声器;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可以被配置为存储自动语音识别(ASR)模块和自然语言理解(NLU)模块,并且所述存储器可以被配置为存储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用户界面,接收用于调用基于语音的智能辅助服务的用户输入;在接收到所述用户输入之后,通过所述麦克风接收第一用户话语;使用所述NLU模块处理所述第一用户话语;基于处理后的第一用户话语生成第一响应;在接收到所述用户输入之后选定的时间间隔内,通过所述麦克风接收第二用户话语;使用所述ASR模块,提取所述第二用户话语的文本;当所述第二用户话语的文本中包括选定词或选定短语时,使用所述NLU模块处理所述第二用户话语以生成第二响应;以及当所述第二用户话语中不包括选定词或选定短语时,不生成对所述第二用户话语的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699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弯曲传感器
- 下一篇:包括与显示面板的导电片连接的天线的电子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