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子安装单元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69334.5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2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V·埃勒斯;F·沃斯霍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依必安-派特圣乔根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6 | 分类号: | F04D25/06;F04D29/16;F04D29/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子 安装 单元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转速径流式通风机的转子组件(10),包括内部轴向开放的支承管(20),承载通风机叶轮(30)且带有屏蔽马达的转子(50)的轴体(40)支承在所述支承管中,其中所述支承管(20)具有向外突出的径向悬凸部(21),所述径向悬凸部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通风机叶轮(30)的外周(31)延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通风机叶轮的转子组件和一种具有这样一个转子组件的径流式风扇。
背景技术
径流式通风机的根本性问题是,具有通风机叶轮的转子组件可轴向单侧安装在壳体中。这个问题尤其存在于需要被安装在轴向单侧封闭的一件式屏蔽套(Spalttopf)中的、适用于高转速应用领域的径流式风扇上。另外还存在以下问题:必须在尽可能不失衡的情况下对转子安装单元进行定向。但要形成平衡比较困难。
本发明所称的高转速应用领域是指使得径流式压缩机出口处的周向速度达到至少60m/s的通风机叶轮转速。
因此,来自于使用屏蔽马达(Spaltrohrmotor)的转速较慢的屏蔽泵(Spalttopfpumpe)领域的已知解决方案无法沿用于高转速通风机。
如果动用分体式或多件式壳体,或者例如动用单侧开放的屏蔽套(Spalttopf),安装好转子单元后就总是存在定子与转子之间的密封问题。因此,如果支承管例如作为模制组件安装在初级壳体中,就可以例如先完整地构建转子单元。然而,这种情况下需要将屏蔽套设计成从后面开放,因此,完成所有安装步骤后必须封闭和密封屏蔽套。
将转子单元安装在屏蔽套中时的另一个问题是,在抓持转子单元并将其插入完全封闭的、带有屏蔽套的初级壳体的过程中,不得使叶轮或支承系统受力或受损。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并提供一种径流式通风机特别是高转速径流式通风机的转子组件,这种转子组件提供优化了的安装可能性且能在密封屏蔽套中实现平衡支承。
这个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组合而达成。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径流式通风机,特别是用于高转速径流式通风机的转子组件,包括内部轴向开放的支承管,承载通风机叶轮且带有屏蔽马达的转子的轴体支承在该支承管中,其中支承管具有向外突出的径向悬凸部,该径向悬凸部至少部分地沿着通风机叶轮的外周延伸。
在这样一个解决方案中,转子安装单元的良好可平衡性(Wuchtbarkeit)和平衡较之已知的安装方法得到了极大改善,转子得以在完整构建后实现动态平衡。
其中,在本发明的有利技术方案中如下设置:悬凸部被设计成基本呈圆板形的悬凸部(保持板),其直径DA大于通风机叶轮的直径DV。包含有转子支承系统的支承管由此而包括一个具有增大了的直径的悬凸部。悬凸部所选用的直径大小使得悬凸部超过径流式风扇叶轮的直径。这就可以在抓持转子单元并将其插入带有屏蔽套的通风机壳体(该通风机壳体仅在屏蔽套区域内为内部封闭,除此之外为完全封闭)的过程中,不使叶轮和支承系统受力或受损。
进一步有利地,悬凸部具有在外侧环绕的凸缘,该凸缘沿轴向延伸,并且至少部分地或者沿着整个周边从径向外侧包围通风机叶轮的径向边缘区域。借此,一方面通过增高的边缘区域形成一个罐状悬凸部,通风机叶轮可嵌设在该悬凸部中。
其中,以下技术方案特别有利:在悬凸部的位于通风机叶轮径向外侧的边缘区域中,设有一个或数个固定元件或固定开口,以便将转子组件固定在径流式通风机的通风机壳体上。
进一步有利地,固定元件或固定开口布置在环绕式凸缘的区域中。有利地,悬凸部在形成气隙的情况下与通风机叶轮直接相邻布置,从而获得有效且节省空间的安装结构。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有利技术方案中,如下设置:轴体在通风机叶轮与转子之间的区域中支承在布置在支承管中的第一轴承以及沿轴向与第一轴承间隔开的、布置在支承管中的第二轴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依必安-派特圣乔根有限责任两合公司,未经依必安-派特圣乔根有限责任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693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