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带有易碎泡状物的消防喷洒器的裂纹检测功能有效
| 申请号: | 201980041590.3 | 申请日: | 2019-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29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 发明(设计)人: | N·克鲁茨凯维奇;W·齐姆尼;D·克比比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里奥夫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2C37/14 | 分类号: | A62C37/14;A62C37/5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周敏剑;陈浩然 |
| 地址: | 芬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带有 易碎 泡状物 消防 喷洒 裂纹 检测 功能 | ||
提供了包括喷洒器、用于操作喷洒器的方法以及喷洒器系统的实施例。实施例包括接收信号并响应于该信号触发泡状物的测试。实施例包括响应于触发测试加热在泡状物中的流体。实施例还包括检测泡状物的状况,其中一个或多个感测元件与在泡状物中的流体处于接触中,以及将指示泡状物状况的通知传送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大体上涉及喷洒器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对带有易碎泡状物的物联网消防喷洒器执行裂缝检测功能。
背景技术
喷洒器系统通常包括多个喷洒器,用于在火灾事件中排放灭火流体。系统可以使用配备有线路(wiring)、传感器、处理器等的“智能”喷洒器来跟踪每个喷洒器的方位和/或状态。由于必须在喷洒器主体内实现电子装置,因此这样的喷洒器可能难以安装在现有的配水网络上。此外,这样的安装在操作之前可能需要附加的证明。最后,已安装的系统需要定期维护,这可能成为手动地繁杂的任务。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喷洒器。该喷洒器包括:喷洒器主体,其具有流体入口;密封件,其配置成当密封件在第一位置中时防止流体流动通过喷洒器主体;和泡状物(或泡管,即bulb),其配置成将密封件保持在第一位置中,泡状物配置成在一定温度下破裂并允许密封件移动到第二位置,以允许流体流动通过喷洒器主体。泡状物包括:无线电力和通信单元,其配置为接收测试模式信号;能量存储单元,其配置为存储用于加热元件的能量,其中,能量从无线电力和通信单元被接收;和控制单元,其可操作地联接到无线电力和通信单元以及能量存储单元,其中,控制单元被配置为触发喷洒器泡状物的测试。该泡状物还包括加热元件,其配置为响应于触发供应能量给泡状物中的流体;一个或多个感测元件,其配置为检测泡状物的状况,并且一个或多个感测元件与泡状物中的流体处于接触中;并且其中,无线电力和通信单元配置为传送指示检测到的泡状物的状况的通知。
附加于本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或作为备选,进一步的实施例包括泡状物的状况,其指示完整的泡状物或泡状物中的裂纹。
附加于本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或作为备选,进一步的实施例包括控制单元,其包括被配置为存储装置识别符的存储器。
附加于本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或作为备选,进一步的实施例包括一个或多个感测元件,其包括温度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
附加于本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或作为备选,进一步的实施例包括:响应于接收测试模式信号将泡状物的操作从正常模式切换到测试模式。
附加于本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或作为备选,进一步的实施例包括泡状物是热响应易碎泡状物,其配置成当在正常模式下操作时在阈值温度下破裂,以允许密封件移动到第二位置。
附加于本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或作为备选,进一步的实施例包括无线电力和通信单元,其包括被配置为接收无线信号的RFID装置。
根据实施例,提供了用于操作喷洒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信号;响应于信号触发泡状物的测试;并且响应于触发测试由加热元件加热泡状物中的流体。该方法包括检测泡状物的状况,其中一个或多个感测元件与泡状物中的流体处于接触中;并且向装置传送指示泡状物的状况的通知。
附加于本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或作为备选,进一步的实施例包括泡状物的状况,其指示完整的泡状物或在泡状物中的裂纹中的至少一个。
附加于本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或作为备选,进一步的实施例包括:将泡状物的装置识别符存储在存储器中。
附加于本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或作为备选,进一步的实施例包括一个或多个感测元件,其具有温度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
附加于本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或作为备选,进一步的实施例包括:响应于接收测试模式信号,将泡状物的操作从正常模式切换到测试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里奥夫有限公司,未经马里奥夫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15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