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式吸尘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980037155.3 | 申请日: | 2019-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2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徹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牧田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A47L5/24;A47L9/28;H02J50/10;H02J50/8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旭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2 | 代理人: | 王轶;李伟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式 吸尘器 | ||
具备:主体单元(20),其包括产生能够将尘埃与空气一起吸入的吸入力的马达(23)和对马达(23)进行收容的壳体(21);充电式的蓄电池(26),其对马达(23)供电;管嘴单元(40),其具有能够通过马达(23)产生的吸入力而将尘埃与空气一起吸入的吸入口(422);手柄(27),其配置于壳体(21),能够由作业者把持;以及受电线圈(281),其配置于壳体(21)的与手柄(27)对置的平面部,受电线圈(281)通过感应电力来对蓄电池(26)进行充电,该感应电力是由在与受电线圈(281)对置地配置的非接触充电器(100)的送电线圈(103)中流动的电流所产生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式吸尘器。
背景技术
公知有通过由充电式蓄电池供给的电力来进行动作的充电式吸尘器所涉及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在充电式吸尘器的背面配置的端子与在充电器配置的端子接触而电连接来进行充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7173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使端子和端子接触而电连接的情况下,若反复进行充电,则端子有可能磨损。另外,充电式吸尘器的端子配置为至少在充电时能够露出,所以污垢有可能附着于端子。若端子这样磨损或污垢附着,则会导致接触不良,从而可能有损充电功能。另外,为了维持充电功能,需要对端子的磨损及污垢在端子上的附着进行检查,或者进行扫除。
本发明的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进行充电的充电式吸尘器。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提供一种充电式吸尘器,该充电式吸尘器具备:主体部,其包括产生能够将尘埃与空气一起吸入的吸入力的马达和对所述马达进行收容的外壳;充电式的蓄电池,其对所述马达供电;吸入部,其具有能够通过所述马达产生的吸入力而将尘埃与空气一起吸入的吸入口;手柄部,其配置于所述主体部,能够由作业者把持;以及受电线圈,其配置于所述外壳的与所述手柄部对置的平面部,所述受电线圈通过感应电力来对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该感应电力是由在与所述受电线圈对置地配置的充电器的送电线圈中流动的电流所产生的。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提供一种充电式吸尘器,该充电式吸尘器具备:主体部,其包括产生能够将尘埃与空气一起吸入的吸入力的马达和对所述马达进行收容的外壳;充电式的蓄电池,其对所述马达供电;吸入部,其具有能够通过所述马达产生的吸入力而将尘埃与空气一起吸入的吸入口;以及受电线圈,其配置于所述吸入部,所述受电线圈通过感应电力来对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该感应电力是由在与所述受电线圈对置地配置的充电器的送电线圈中流动的电流所产生的。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提供一种充电式吸尘器,该充电式吸尘器具备:主体部,其包括产生能够将尘埃与空气一起吸入的吸入力的马达和对所述马达进行收容的外壳;充电式的蓄电池,其对所述马达供电;吸入部,其具有能够通过所述马达产生的吸入力而将尘埃与空气一起吸入的吸入口;管道部,其将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吸入部连结;以及受电线圈,其配置于与对所述主体部、所述吸入部以及所述管道部中的至少一方进行保持的保持部对置的位置,所述受电线圈通过感应电力来对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该感应电力是由在与所述受电线圈对置地配置的所述保持部的送电线圈中流动的电流所产生的。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提供一种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进行充电的充电式吸尘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电式吸尘器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电式吸尘器的一例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电式吸尘器的主体部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电式吸尘器的受电部和非接触充电器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牧田,未经株式会社牧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71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