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体吹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80031321.9 | 申请日: | 2019-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55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 发明(设计)人: | 小松原祐介;二宫斎;中村隆仁;山冈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 主分类号: | B60H1/34 | 分类号: | B60H1/34;F04D29/66;F24F13/065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张丽颖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吹出 装置 | ||
流体吹出装置是吹出流体的装置。流体吹出装置具有形成流体的流通路(100)并在流通路的下游侧的端部设有开口部(101)的基体部(10)。流体吹出装置具有收容于流通路并调整从开口部侧吹出流体的朝向的格栅部(20)。格栅部具有流路形成体(21),该流路形成体形成将在流通路流通的流体的一部分作为主流向开口部侧引导的主流路(210)和将在流通路流通的流体的剩余部分作为副流向开口部侧引导的副流路(211)。流路形成体形成为副流路将主流路包围,以使得从副流路吹出的副流在从主流路吹出的主流的外侧流动。另外,流路形成体构成为在调整从开口部侧吹出的流体的朝向时,以从副流路吹出的副流的朝向与从主流路吹出的主流的朝向一致的方式变化。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以2018年5月11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8-92157号为基础,将其记载内容作为参照编入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吹出流体的流体吹出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汽车用通风装置,已知有如下结构:具有由用于调整左右的风向的通风窗和多枚翅片构成的滚筒,在滚筒的两侧面设有销,该销转动自如地插入设于送风壳体的销孔(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汽车用通风装置通过将滚筒整体上下转动,从而能够调整上下的风向。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247167号公报
不过,汽车用通风装置等的空气吹出装置例如为了不仅对前座侧,还对后座侧赋予空调感,存在希望延长吹出的气流的到达距离的情况。然而,如专利文献1那样,在具有调整气流的朝向的功能的情况下,在调整气流的朝向时,吹出的气流的到达距离经常容易变短。这样的技术问题不仅在汽车用通风装置中,在吹出流体的其他的流体吹出装置中也会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调整流体的朝向时也能够延长吹出的流体的到达距离的流体吹出装置。
本发明的发明者们为了延长流体吹出装置中的流体的到达距离而进行了深入研究。该结果发现,当从流体吹出装置吹出流体时,由于该流体的速度梯度而产生横涡,由于横涡导致主流的扩散、由于横涡导致装置外部的外部流体被引入从流体吹出装置吹出的流体,由此流体的到达距离容易变短。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见解而提出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观点,流体吹出装置具有:
基体部,该基体部形成流体的流通路,并且在流通路的下游侧的端部设有开口部;以及
格栅部,该格栅部收容于流通路,并且对从开口部侧吹出的流体的朝向进行调整,
格栅部具有流路形成体,该流路形成体形成主流路和副流路,该主流路将在流通路流通的流体的一部分作为主流向开口部侧引导,该副流路将在流通路流通的流体的剩余部分作为副流向开口部侧引导,
流路形成体形成为副流路将主流路包围,以使得从副流路吹出的副流在从主流路吹出的主流的外侧流动,
流路形成体构成为在调整从开口部侧吹出的流体的朝向时,以从副流路吹出的副流的朝向与从主流路吹出的主流的朝向一致的方式变化。
这样,在从副流路吹出的副流在从主流路吹出的主流的外侧流动的结构中,通过副流抑制形成于主流的横涡的发展,由此能够抑制主流的扩散、装置外部的外部流体被引入主流。
另外,由于构成为在调整从开口部侧吹出的流体的朝向时,以副流的朝向与主流的朝向一致的方式变化,由此,即使调整了从开口部侧吹出的流体的朝向,也能够延长主流的到达距离。
因此,本发明的流体吹出装置即使在调整流体的朝向时也能够延长吹出的流体的到达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13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同步电机的绕线转子的笼
- 下一篇:修复经氧化处理的毛发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