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面处理铜箔、覆铜积层板及印刷配线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980025877.7 | 申请日: | 2019-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14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宫本宣明;三木敦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JX金属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25D7/06 | 分类号: | C25D7/06;B32B15/08;C25D5/12;C25D5/16;H05K1/09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何晶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处理 铜箔 覆铜积层板 印刷 线板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处理铜箔1,其具有铜箔2、及形成于铜箔2的一面的第一表面处理层3。此表面处理铜箔1的第一表面处理层3基于JIS B0601:2013的粗糙度曲线要素的均方根倾斜RΔq为5~28°。又,覆铜积层板10具备表面处理铜箔1、及接着于表面处理铜箔1的第一表面处理层3的绝缘基材1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处理铜箔、覆铜积层板及印刷配线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机器的小型化、高性能化等需求的增多,对于搭载于电子机器的印刷配线板要求电路图案(亦称为“导体图案”)的微间距化(微细化)。
作为印刷配线板的制造方法,已知有减成法、半加成法等各种方法。其中,在减成法中,在使绝缘基材接着于铜箔而形成覆铜积层板后,在铜箔表面涂布抗蚀剂并进行曝光而形成特定的抗蚀剂图案,利用蚀刻去除未形成抗蚀剂图案的部分(无用部),由此形成电路图案。
针对上述微间距化的要求,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在对铜箔的表面进行利用铜-钴-镍合金镀覆的粗化处理后,形成钴-镍合金镀层,进而形成锌-镍合金镀层,由此可获得能够实现电路图案的微间距化的表面处理铜箔。
背景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8490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
然而,现有的表面处理铜箔存在如下问题:由于表面处理层(镀层)的蚀刻速度慢于铜箔的蚀刻速度,故而被蚀刻为自铜箔表面(顶部)朝向绝缘基材(底部)侧逐渐扩展,电路图案的蚀刻因数降低。而且,若电路图案的蚀刻因数较低,则必须扩大邻接的电路间的间隙,因此难以实现电路图案的微间距化。
又,对于电路图案,一般亦要求不易自绝缘基材剥离,但因电路图案的微间距化而变得难以确保与绝缘基材的接着性。因此,亦必须提高电路图案与绝缘基材的接着性。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形成与绝缘基材的接着性优异并且适于微间距化的高蚀刻因数的电路图案的表面处理铜箔及覆铜积层板。
又,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与绝缘基材的接着性优异的高蚀刻因数的电路图案的印刷配线板。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潜心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在形成于铜箔的一面的表面处理层中将基于JIS B0601:2013的粗糙度曲线要素的均方根倾斜RΔq控制为特定的范围,可提高电路图案对绝缘基材的接着性及电路图案的蚀刻因数这两者,从而达成本发明的实施方案。
即,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涉及一种表面处理铜箔,其具有铜箔、及形成于上述铜箔的一面的第一表面处理层,且上述第一表面处理层基于JIS B0601:2013的粗糙度曲线要素的均方根倾斜RΔq为5~28°。
又,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涉及一种覆铜积层板,其具备表面处理铜箔、及接着于上述表面处理铜箔的第一表面处理层的绝缘基材。
进而,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涉及一种印刷配线板,其具备对上述覆铜积层板的上述表面处理铜箔进行蚀刻而形成的电路图案。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可提供一种能够形成与绝缘基材的接着性优异并且适于微间距化的高蚀刻因数的电路图案的表面处理铜箔及覆铜积层板。
又,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可提供一种具有与绝缘基材的接着性优异的高蚀刻因数的电路图案的印刷配线板。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表面处理铜箔的覆铜积层板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JX金属株式会社,未经JX金属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258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马达驱动装置、控制器、电动车辆系统
- 下一篇:道路管道系统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