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多波束操作中多个前置码传输的随机接入响应(RAR)监视在审
| 申请号: | 201980007824.2 | 申请日: | 2019-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0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 发明(设计)人: | S·纳加拉贾;T·罗;L·何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74/08 | 分类号: | H04W74/08;H04B7/06;H04L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炜;唐杰敏 |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波束 操作 中多个 前置 传输 随机 接入 响应 rar 监视 | ||
提供了与执行随机接入规程有关的无线通信系统和方法。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接收针对与随机接入尝试相关联的多个随机接入机会的随机接入响应监视配置。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向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传送与该多个随机接入机会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前置码。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基于随机接入响应监视配置来监视针对该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前置码中的每一者的随机接入响应。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1月4日提交的美国非临时专利申请No.16/240,162,以及于2018年1月1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617,094的优先权和权益,这些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援引如同在下文全面阐述那样且出于所有适用目的被纳入于此。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尤其涉及用于多波束操作中多个前置码传输的随机接入响应(RAR)监视。
引言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部署以提供各种类型的通信内容,诸如语音、视频、分组数据、消息接发、广播等等。这些系统可以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的系统资源(例如,时间、频率和功率)来支持与多个用户的通信。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包括数个基站(BS),每个基站同时支持多个通信设备的通信,这些通信设备可另外被称为用户装备(UE)。
为了满足对经扩展移动宽带连通性的不断增长的需求,无线通信技术正从LTE技术发展到下一代新无线电(NR)技术。一种用于扩展连通性的技术可以是由于较低频率正变得过度拥挤而将频率操作范围扩展到较高频率。例如,在约30千兆赫(GHz)至约300GHz之间的毫米波(mmWav)频带可以为高数据率通信提供大带宽。然而,与常规无线通信系统所使用的较低频带相比,mmWave频带可具有较高的路径损耗。
为了克服较高的路径损耗,BS和UE可使用定向波束进行通信。例如,当UE尝试连接到BS时,UE可在多个波束方向上传送多个随机接入前置码。在检测到随机接入前置码之际,BS可通过在与检测到的随机接入前置码相同的波束方向上传送随机接入响应来进行响应。如此,UE可在多个波束方向上执行随机接入响应监视。
一些示例的简要概述
以下概述了本公开的一些方面以提供对所讨论的技术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本公开的所有构想到的特征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标识出本公开的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本公开的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目的是以概述形式给出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作为稍后给出的更详细描述之序言。
例如,在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由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接收针对与随机接入尝试相关联的多个随机接入机会的随机接入响应监视配置;由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向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传送与多个随机接入机会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前置码;以及由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基于该随机接入响应监视配置来监视针对该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前置码中的每一者的随机接入响应。
在本公开的附加方面,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由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标识针对与随机接入尝试相关联的多个随机接入机会的随机接入响应监视配置;由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接收与该多个随机接入机会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前置码;以及由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响应于该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前置码而基于该随机接入响应监视配置来向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传送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响应。
在本公开的附加方面,一种装备包括:用于接收针对与随机接入尝试相关联的多个随机接入机会的随机接入响应监视配置的装置;用于向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传送与该多个随机接入机会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前置码的装置;以及用于基于该随机接入响应监视配置来监视针对该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前置码中的每一者的随机接入响应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078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