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木柱的埋桩构造有效
| 申请号: | 201980001134.6 | 申请日: | 2019-0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68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泷川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泷川寺社建筑 |
| 主分类号: | E02D27/00 | 分类号: | E02D27/00;E04B1/26;E04B1/58;E04G2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杨光军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木柱 构造 | ||
1.一种木柱的埋桩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
支承装置,其具有固着于基础混凝土上的底板、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且上方开口的支承筒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中的被所述支承筒围绕的区域的中心部的朝向上方的凸部;和
垂直木柱,其在基端面设置有与所述凸部对应的凹部且基端部的外周被保护罩覆盖,所述垂直木柱以所述保护罩的外周面与所述支承筒的内周面之间存在间隙的状态在所述支承筒内立起设置,
所述保护罩具有:筒状部,其围绕所述垂直木柱的基端部,并且构成为,在使所述垂直木柱立起设置于所述支承筒内的状态下上端部比所述支承筒位于上方;和木柱侧凸缘部,其从所述筒状部中的、在所述垂直木柱的立起设置状态下位于所述支承筒内的部分向径向外方延伸,
在被所述筒状部围绕的所述垂直木柱的基端部设置有向径向外方打开的卡入槽,在所述卡入槽以不能在所述垂直木柱的长度方向上相对移动的方式组装有刚性构件,
在所述筒状部,在与所述刚性构件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安装孔,
所述筒状部与所述垂直木柱经由插通于所述安装孔且紧固连结于所述刚性构件的紧固连结构件连结,
所述支承筒具有筒状的支承筒主体、和从所述支承筒主体向径向内方延伸的支承筒侧凸缘部,
在所述筒状部的外周面与所述支承筒主体的内周面之间的所述间隙中的、至少在上下方向上被所述支承筒侧凸缘部和所述木柱侧凸缘部夹着的区域填充有固着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柱的埋桩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刚性构件,是截面形状为由一对长边和一对短边划定的长方形状的板状体,以所述一对长边中的一方朝向所述垂直木柱的径向外方的方式组装于所述卡入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木柱的埋桩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刚性构件具有在所述垂直木柱的外周沿周向等间隔地配置的多个分割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木柱的埋桩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垂直木柱的基端部从连接于该基端部的中间部起伴随有台阶部地设为小径,
在所述保护罩的自由端面卡合于所述台阶部的状态下所述垂直木柱的基端部的外周被所述保护罩覆盖。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木柱的埋桩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垂直木柱的基端面设置有基端板,所述基端板具有容许所述凸部与所述凹部卡合且形状与所述凸部及所述凹部的外形形状对应的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木柱的埋桩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木柱侧凸缘部以在将所述垂直木柱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的状态下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相接的方式从所述筒状部的下端部向径向外方延伸,
所述垂直木柱凸缘部与所述底板的交界被粘接材料覆盖。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木柱的埋桩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木柱侧凸缘部,在将所述垂直木柱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的状态下位于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承筒侧凸缘部之间,
在所述间隙中的、比所述木柱侧凸缘部靠下方的区域填充有粒状填充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木柱的埋桩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罩具有第2木柱侧凸缘部,所述第2木柱侧凸缘部以在将所述垂直木柱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的状态下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相接的方式从所述筒状部的下端部向径向外方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木柱的埋桩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罩具有从所述筒状部的上端部向径向外方延伸的木柱侧上端凸缘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木柱的埋桩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间隙中的、在上下方向上被所述支承筒侧凸缘和所述木柱侧凸缘夹着的区域中,在所述支承筒的内周面与所述筒状部的外周面之间沿周向排列有多个在径向上延伸的顶撑构件,所述固着材料被设置成围绕所述多个顶撑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泷川寺社建筑,未经株式会社泷川寺社建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0113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