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横跨地铁线路的电力通道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491528.4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49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薛庆文;刘刚;林裕;尹超;田泽辉;傅宇;张宇;赵振蜀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建工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9/06 | 分类号: | E21D9/06;E21D9/08;E21D9/12;E21D11/10;E21D11/38 |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辜桂芳 |
| 地址: | 61008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横跨 地铁 线路 电力 通道 结构 | ||
1.横跨地铁线路的电力通道结构,包括始发井(110)、接收井(120)以及连接始发井(110)和接收井(120)的顶管段(300),所述顶管段(300)包括首尾连接的混凝土管节(3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始发井(110)和接收井(120)分别位于既有地铁线路(210)的两侧;所述始发井(110)与既有地铁线路(210)的距离大于接收井(120)与既有地铁线路(210)的距离;
所述接收井(120)和始发井(110)之间的道路包括既有公路(220)和既有公路(220)两侧的原状土体(230);
所述顶管段(300)位于道路路面与既有地铁线路(210)之间;
还包括加固结构;所述加固结构包括至少设置于始发井(110)与既有公路(220)之间的原状土体(230)内的第一加固结构(410)以及位于所述混凝土管节(310)外部的第二加固结构(4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跨地铁线路的电力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管段(300)底部与既有地铁线路(210)顶部的距离≥6米;所述顶管段(300)顶部与道路路面下方的小三线底部之间的距离≥0.5米,所述小三线为水管、电力管路、通信管路、燃气管路中的任意几种;所述顶管段(300)下穿河道(240),所述顶管段(300)顶部与河道(240)底部之间的距离≥1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跨地铁线路的电力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始发井(110)横截面为矩形;所述接收井(120)横截面为圆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跨地铁线路的电力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结构(410)至少设于以始发井(110)为起点的20米原状土体(230)内;所述第一加固结构(410)深度≥3米,宽度≥5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跨地铁线路的电力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结构(410)包括竖向分布的注浆孔(411)和填充于注浆孔(411)内的浆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跨地铁线路的电力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固结构(420)至少设于混凝土管节(310)外部1米的土体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跨地铁线路的电力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固结构(420)包括填充于混凝土管节(310)外部土体内的泥水和水泥砂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跨地铁线路的电力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管段(300)的埋深从始发井(110)到接收井(120)逐渐减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横跨地铁线路的电力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管段(300)的坡度为0.2~0.5%。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跨地铁线路的电力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混凝土管节(310)的连接处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密封层(510)、填充板(520)、止水条(530)、第二密封层(540)和刚套环(550),在钢套环与混凝土管节(310)插口(311)之间设有密封圈(5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建工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建工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9152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电无刷切磨机
- 下一篇:一种方便移动的用于加工中部槽的带锯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