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雨水污染物截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484926.3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6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陈涛;刘寒寒;曹强;李淮;俞利铮;高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同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F3/04 | 分类号: | E03F3/04;E03F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余莹 |
| 地址: | 21500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雨水 污染物 截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雨水污染物截留装置,包括一个筒体,筒体的底部设置有向外侧延伸的凸起部,凸起部内部为中空结构形成空腔,该空腔与筒体的内腔连通,凸起部包括一个竖直的外端面,该外端面上设置有过水孔;在筒体的内壁顶部设置有两个挂钩,挂钩上悬挂装有填料的透水袋,在筒体一侧设置有连接管用于连接外部的雨水导流管,连接管连通筒体内腔。雨水经填料袋净化后,经装置侧壁及上壁的孔洞流出,可以减少污染物对景观池等水质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雨水污染物截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雨水大多未经过处理变经过导流管直接导入喷泉池、景观池以及雨水花园等,而雨水含有的污染物会影响喷泉池、景观池以及雨水花园的水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对流入喷泉池、景观池以及雨水花园的雨水进行截流处理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雨水污染物截留装置,包括一个筒体,筒体的底部设置有向外侧延伸的凸起部,凸起部内部为中空结构形成空腔,该空腔与筒体的内腔连通,凸起部包括一个竖直的外端面,该外端面上设置有过水孔;在筒体的内壁顶部设置有两个挂钩,挂钩上悬挂装有填料的透水袋,在筒体一侧设置有连接管用于连接外部的雨水导流管,连接管连通筒体内腔。
进一步的,凸起部还包括一个水平的上端面,上断面设置有过水孔,上端面的过水孔孔径为18~22mm,竖直的外端面上过水孔孔径为8~12mm。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个端盖,其与筒体上端面相配合,在端盖内侧还设置有两个塞体部,塞体部可伸入挂钩与筒体内壁之间并与两者均紧配合结构。
进一步的,在凸起部内壁顶部距离凸起部内竖直外端面5~10cm处还设置有一个竖直的阻流板,阻流板与凸起部内壁底部之间设置有间隙形成过流通道。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该装置可安装在生物滞留池、喷泉池、雨水花园等进水导流管的末端,筒体中空腔体内可以安装填料透水袋,填料袋可以拆卸取出,可以视情况进行清洗或更换,雨水经填料袋净化后,经装置侧壁及上壁的孔洞流出,侧壁的孔洞直径较小,防止填料袋内的填料被冲出,上壁的孔洞直径较大。此外,雨水进入装置后,如果水流较小,雨水中的污染物会有沉淀作用,因重力作用,从孔洞流出的雨水污染物也将减少,可以对雨水中的污染物起到去除作用。提高绿色海绵设施表面观感,并提高绿色海绵设施使用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具体说明。
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雨水污染物截留装置,包括一个筒体2,筒体2的底部设置有向外侧延伸的凸起部4,凸起部4内部为中空结构形成空腔,该空腔与筒体的内腔连通,凸起部包括一个竖直的外端面42和一个水平的上端面41,水平的上断面41和竖直的外端面42上均设置有过水孔,上端面的过水孔孔径为20mm,竖直的外端面上过水孔孔径为10mm。在筒体的内壁顶部设置有两个挂钩3,挂钩3上悬挂装有填料的透水袋6,在筒体一侧设置有连接管5用于连接外部的雨水导流管,连接管5连通筒体内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同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同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849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HFS防火气密舱口盖
- 下一篇:一种实现工件同工位三面加工的夹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