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旁路污泥中继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461329.9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44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茵;贾仁勇;赵浩然;王海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坤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 31304 | 代理人: | 刘峰 |
| 地址: | 200107 上海市闵行区闵北***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旁路 污泥 中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多功能旁路污泥中继池,包括搅拌区域和切换区域;搅拌区域设有进水管、搅拌装置;搅拌区域籍由进水管获取雨污混合溢流污水;搅拌区域与切换区域之间设有出水口,搅拌区域与切换区域之间籍由出水口开启或关闭连通;切换区域设有搅拌装置和若干膜片盘式微孔曝气器;若干膜片盘式微孔曝气器之间通过布气管道连通,并通过布气管道与供气装置连接;切换区域与出水管连接,切换区域籍由出水管将处理后的水排出。本实用新型的特殊设计,兼有污泥储存中继、回收VFA、旁路回流污泥反硝化的功能,提高全厂处理负荷,减少甚至避免生化池外加碳源,节约运行费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多功能旁路污泥中继池。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越来越珍贵,市民对改善城区排涝、提高河道水质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城市雨污混合溢流污水内含有大量未经处理的城市污水,是我国水体的主要污染来源之一。合流溢流污水主要是由生活污水、商业污水、工业废水和马路地表雨水径流共同组成,内含大量漂浮和悬浮物质,以及有毒污染物质。
城市雨污混合溢流污水一方面致使大量污水流入河道水体,造成水环境的不断恶化;另一方面,在雨天大量雨水进入污水管网,致使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运行压力增大。
污水处理厂在日常运行中大部分以80%以上的负荷率运行。在雨季期间,大量雨水导致实际进入到污水处理厂的雨污混合水量远超过日常进水量,特别是在如城市合流制污水系统末端污水处理厂、管道雨污错接严重的收集系统末端污水处理厂或者水质水量波动大的有机工业废水处理设施中,经常处于超负荷运行的状态,整个活性污泥系统受到冲击,无法保证正常稳定的运行。
因此,如何解决雨季期间污水处理厂雨污混合水量远超过日常进水量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多功能旁路污泥中继池,实现的目的是提高全厂处理负荷,减少甚至避免生化池外加碳源,节约运行费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多功能旁路污泥中继池,包括搅拌区域和切换区域。
其中,所述搅拌区域设有进水管、搅拌装置;所述搅拌区域籍由所述进水管获取雨污混合溢流污水;
所述搅拌区域与所述切换区域之间设有出水口,所述搅拌区域与所述切换区域之间籍由所述出水口开启或关闭连通;
所述切换区域设有所述搅拌装置和若干膜片盘式微孔曝气器;
若干所述膜片盘式微孔曝气器之间通过布气管道连通,并通过所述布气管道与供气装置连接;
所述切换区域与出水管连接,所述切换区域籍由所述出水管将处理后的水排出。
优选的,所述搅拌区域和所述切换区域均设有放空管。
优选的,所述搅拌区域和所述切换区域均设有最少两个所述搅拌装置。
优选的,在长周期低流量负荷时,采用好氧池运行模式运行;
所述切换区域维持DO在0.4至0.6mg/L,当污泥发生水解作用产生VFA后,回流至厌氧池供主路生化池补充碳源。
更优选的,所述切换区域维持DO在0.5mg/L。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兼有污泥储存中继、回收VFA、旁路回流污泥反硝化的功能,提高全厂处理负荷,减少甚至避免生化池外加碳源,节约运行费用。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坤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坤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613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滤清器壳体凸台加固机构
- 下一篇:气化灰水过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