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稳定型镂空减震鞋底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454185.4 | 申请日: | 2019-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08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 发明(设计)人: | 高萌;张德文;邓安明;李宇锋;彭君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步(中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3B13/18 | 分类号: | A43B13/18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叶二红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 镂空 减震 鞋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稳定型镂空减震鞋底,包括鞋中底和第一支撑片,所述鞋中底沿鞋底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弯折减震槽,所述鞋中底包括一体成型的前掌部、后跟部、以及中腰部,前掌部、中腰部和后跟部分别开设有若干个减震孔,减震孔分别贯穿于鞋中底的内侧壁和外侧壁,第一支撑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中腰部的外侧壁,第一支撑片的另一端延伸至对应于脚后跟的位置,并且第一支撑片的另一端高于所述鞋中底的最高端沿。与传统技术相比,将弯折减震槽和第一支撑片科学结合,弯折减震槽可快速有效地分解足部发出的压力,弯折减震槽的设计符合人体运动力学特点。第一支撑片在鞋底实现快速减震的瞬间对鞋底和鞋面具有一体式支撑力,进而可防止脚向外侧崴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底,特别是涉及一种稳定型镂空减震鞋底。
背景技术
传统的运动鞋在穿着时,特别是跑步时,由于鞋底外边墙的支撑力不够,导致容易出现向外侧崴脚扭伤的现象发生。此外,有些鞋底存在设计缺陷,不能快速有效地分解足部发出的压力,导致脚底受力过大,引起足底筋膜发炎等问题。
有鉴于此,本案发明人进行深入研究设计,遂有本案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着时可快速有效地分解足部发出的压力并防止脚向外侧崴脚的稳定型镂空减震鞋底。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稳定型镂空减震鞋底,包括鞋中底和第一支撑片,所述鞋中底沿鞋底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减震槽,所述鞋中底包括一体成型的前掌部、后跟部、以及对应于足弓位置的中腰部,并且所述中腰部连接于所述前掌部和所述后跟部之间,所述减震槽由所述前掌部延伸至所述后跟部,所述前掌部、所述中腰部和所述后跟部分别沿所述鞋底的宽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减震孔,所述减震孔分别贯穿于所述鞋中底的内侧壁和外侧壁,所述第一支撑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中腰部的外侧壁或者内侧壁,所述第一支撑片的另一端延伸至对应于脚后跟的位置,并且所述第一支撑片的另一端高于所述鞋中底的最高端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中腰部的外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孔的孔轴向两端分别为孔内端和孔外端,所述孔内端为由内而外呈坡度缩径的缩径端,所述孔外端为由外而内呈坡度缩径的缩径端。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孔为三角孔,若干个所述三角孔以正、反交替的排列方式依次排列设置,正三角孔与反三角孔之间形成有加强筋。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后跟部的加强筋与水平面的夹角为第一夹角,位于所述中腰部的加强筋与水平面的夹角为第二夹角,位于所述前掌部的加强筋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所述第二夹角大于45°,所述第一夹角小于45°,所述前掌部于其最前端形成有实心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片包括鞋底部和侧墙部,所述鞋底部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镂空孔,所述第一镂空孔与相应的减震孔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侧墙部开设有第二镂空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镂空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镂空孔呈上、下位镜像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鞋底还包括橡胶片,所述橡胶片包括第一橡胶片和第二橡胶片,所述第一橡胶片位于所述减震槽的一侧,所述第二橡胶片位于所述减震槽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橡胶片的面积和所述第二橡胶片的覆盖面积和/或纹路相异。
进一步地,所述鞋底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片对应设置的第二支撑片,所述第二支撑片固定于所述中腰部的内侧壁或外侧壁,所述第一支撑片和所述第二支撑片均为TPU支撑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步(中国)有限公司,未经特步(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541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移动工作台
- 下一篇:一种可移动式深池捞料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