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的金属壳体拉伸脱模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445591.4 | 申请日: | 2019-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15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 发明(设计)人: | 安旭;刘新斌;孔令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斯莱克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22/20 | 分类号: | B21D22/20;B21D45/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锋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金属 壳体 拉伸 脱模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的金属壳体拉伸脱模机构,其包括至少两个相互配合的脱模瓣,脱模瓣能够在驱动机构驱使下活动于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在第一工位处,至少两个脱模瓣彼此分离,并在至少两个脱模瓣之间形成可供携带有金属壳体的冲杆通过的第一通道;在第二工位处,至少两个脱模瓣收拢而在至少两个脱模瓣之间围合形成可供冲杆通过但阻止冲杆所携带金属壳体通过的第二通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良的金属壳体拉伸脱模机构采用两片相互匹配的脱模瓣围合形成一通道,脱模瓣不与金属壳体的表面接触,因此不会造成金属壳体表面被刮伤的问题;以及,其中的两片脱模瓣彼此独立,且为硬度较好的金属构件,更加耐用,不易损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模机构,特别涉及一种种改良的金属壳体拉伸脱模机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金属壳体在经过成型环拉伸、减薄过后,壳体会包裹在冲杆上,所以必须需要一套脱模机构将壳体和冲杆分离开。
现有的后出料脱模机构都是整体的、不可分离;现有的出料脱模机构的主要结构形式有以下两种:一种为采用弹性胶圈脱模方式,结构如图1所示,其脱模原理为:利用弹性体的变形,使金属壳体进入脱模机构进而将金属壳体从冲杆上分离开来,然而,该脱模机构的缺点为其中的弹性体(即胶圈)受损较为严重,需要经常更换,并且脱模力较小,仅适用于拉伸力较小的拉伸成型;另一种为钢爪强制脱模,结构如图2所示,其在钢爪处做引入倒角和弹簧复位,以此来达到脱模的目的,然而,该脱模的缺点是金属壳体在进入脱模机构时会与钢爪接触,如果驱使钢爪复位的力大小,则可能导致无法脱模;若驱使钢爪复位的力过大,则会导致钢爪划伤金属壳体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金属壳体拉伸脱模机构,进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前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良的金属壳体拉伸脱模机构,其包括至少两个相互配合的脱模瓣,所述脱模瓣设置在脱模架座上,且所述脱模瓣能够在驱动机构驱使下活动于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在所述第一工位处,所述至少两个脱模瓣彼此分离,并在所述至少两个脱模瓣之间形成可供携带有金属壳体的冲杆通过的第一通道,且所述金属壳体与任一脱模瓣均无直接接触;在所述第二工位处,所述至少两个脱模瓣收拢而在所述至少两个脱模瓣之间围合形成可供冲杆通过但阻止冲杆所携带金属壳体通过的第二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至少两个脱模瓣围合形成的第二通道为闭合的环形结构,第二通道的横截面形状与金属壳体口部形状相匹配,且所述第二通道的内径大于所述冲杆的直径而小于或等于所述金属壳体口部的外径,例如,该第二通道的横截面为圆环形或多边形等。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凸轮驱动组件和弹性组件,所述凸轮驱动组件和弹性组件均与所述脱模瓣传动连接;其中,
所述凸轮驱动组件包括一凸轮,所述凸轮在驱动件的驱使下自旋转,在所述凸轮的旋转过程中,所述凸轮与所述脱模瓣传动配合,进而使所述脱模瓣活动于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
进一步的,所述凸轮的轮廓线为与所述脱模瓣的运动轨迹和冲杆运动周期相匹配的闭合曲线。
进一步的,至少一个所述脱模瓣活动设置在脱模架座的导轨上,并能够沿所述导轨运动,所述凸轮经动力传递组件与所述脱模瓣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传递组件包括脱模瓣移动块、滑动斜块和导柱支架,所述导柱支架与所述滑动斜块固定连接并能够与所述凸轮接触,所述脱模瓣移动块与所述脱模瓣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斜块活动抵靠在所述脱模瓣移动块的一侧,且所述滑动斜块与脱模瓣移动块的接触面为斜向抵靠面;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导柱支架与脱模架座之间的第一弹性件;其中,所述滑动斜块能够在所述凸轮的压迫下沿所述斜向抵靠面运动,并且所述滑动斜块与脱模瓣移动块配合而将所述凸轮对所述导柱支架施加的压迫转变为脱模瓣的平移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斯莱克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斯莱克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455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吸盘单元
- 下一篇:一种耳鼻喉临床喷药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