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冰晶及盐晶体分离的分离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429131.2 | 申请日: | 2019-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44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 发明(设计)人: | 汪瑞东;朱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瑞东 |
| 主分类号: | C02F1/20 | 分类号: | C02F1/20;F25C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刘林峰 |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冰晶 晶体 分离 分离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冰晶及盐晶体分离的分离器,包括分离罐体、溶液循环泵和制冰机组;在所述分离罐体的外圆周壁一侧中间位置自上而下依次水平间隔设有溶液循环入口、溶液补充入口和溶液循环出口,且所述溶液补充入口和溶液循环出口分别与所述分离罐体的内部垂直密封连通;所述溶液循环入口的一端向分离罐体的内部延伸,且其在分离罐体内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分离罐体的内圆周壁相切设置,并与分离罐体的内部密封连通;在分离罐体的外侧设有制冰机组,溶液循环出口通过溶液循环泵与制冰机组的输入端密封连通,且制冰机组的输出端与溶液循环入口密封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将冰晶、盐晶体和盐溶液很好地分离,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盐溶液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离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冰晶及盐晶体分离的分离器。
背景技术
纺织印染、化工生产、农药生产等在其生产过程中均会产生大量的高盐废水,高盐废水处理具有难度大、去除率低等特点。目前主要采用的净化技术有: 1)物理化学法:包括蒸馏法、树脂吸附法、膜分离法、深度氧化法、焚烧法等; 2)生物处理法; 3)物化-生化组合法; 4)冷冻浓缩法。
现行的物理化学法、生物处理法以及物化-生化组合法的共同特点是大规模生产设备造价高,且容易结垢腐蚀,还存在能耗高、寿命短、可能导致二次污染、无法完全分离水和盐等现象。
冷冻浓缩法是近年兴起的一种废水处理法,由于溶质的凝固点远低于纯水的凝固点,冷冻废水时,其中的纯水会将杂质排斥在外而首先以固相析出,残留母液被浓缩,分离固、液相,可以获得冰晶,冰晶融化可得到较纯净的再生水,也可用于空调系统,因此备受关注。
现行的高盐废水处理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将废水内的盐和有害物质除去,造成处理后的废水仍然无法达到标准要求的排放指标,同时,由于现有的高盐废水处理系统,大多将处理后的废水直接排放掉,废水中的可用物质未能回收,造成资源极大浪费。以上问题亟需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冰晶及盐晶体分离的分离器,能够将冰晶、盐晶体和盐溶液很好地分离,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盐溶液的利用率,而且低能耗、自动化程度高、设备可靠,寿命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冰晶及盐晶体分离的分离器,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分离罐体、溶液循环泵和制冰机组;所述分离罐体为竖直设置的桶状结构,在所述分离罐体的外圆周壁一侧中间位置处还自上而下依次水平间隔设有溶液循环入口、溶液补充入口和溶液循环出口,且所述溶液补充入口和溶液循环出口分别与所述分离罐体的内部垂直密封连通;所述溶液循环入口的一端向所述分离罐体的内部延伸,且其在所述分离罐体内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分离罐体的内圆周壁相切设置,并与所述分离罐体的内部密封连通;在所述分离罐体的外侧还设有制冰机组,且所述制冰机组与所述溶液循环入口设于同一侧;所述溶液循环出口通过溶液循环泵与所述制冰机组的输入端密封连通,且所述制冰机组的输出端与所述溶液循环入口密封连通。
优选的,所述制冰机组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冰晶生成器;所述冰晶生成器竖直设置,在所述冰晶生成器靠所述分离罐体一侧的偏上位置还设有入口,且所述溶液循环出口通过溶液循环泵与所述冰晶生成器的入口密封连通;在所述冰晶生成器靠所述分离罐体一侧的偏下位置还设有出口,且所述冰晶生成器的出口与所述溶液循环入口密封连通;所述冰晶生成器的另一侧与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依次相连组成制冰机组的制冷循环系统,并向流经冰晶生成器内部的盐溶液提供冷源。
优选的,所述溶液循环泵将所述分离罐体内部的盐溶液从溶液循环出口泵出,盐溶液通过冰晶生成器的入口进入到所述冰晶生成器的内部,通过热交换降温后,再从溶液循环入口泵入到所述分离罐体的内部,并沿所述分离罐体的内圆周壁圆周方向形成高速旋转涡流,冰晶旋转上浮,且盐晶体旋转下沉。
优选的,在所述分离罐体的外圆周壁一侧底部还设有用于盐晶体排出的分盐出口,所述分盐出口与所述溶液循环入口设于同一侧,并与所述分离罐体的内部垂直密封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瑞东,未经汪瑞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291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拉直机
- 下一篇:一种钢丝打包的输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