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框绞模座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402693.8 | 申请日: | 2019-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54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 发明(设计)人: | 许东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东豪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54/553 | 分类号: | B65H54/553;B65H54/44;B65H54/7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008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框绞模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框绞模座,包括放置在操作台顶端的模座本体,所述模座本体的底端设有固定结构,所述模座本体的内侧放置有绕辊,所述绕辊的外壁上设有卡孔,所述绕辊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矩形限位块,其中一个所述矩形限位块远离绕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摇把,所述模座本体两侧的侧壁上对称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矩形限位块卡接在限位槽中。本实用新型区别于现有的框纹模座,其与电缆回收装置的结合方式更加紧凑,并且拆装起来更加方便,同时可以利用设置的清缆辊刷,在电缆回收的过程中,对电缆表面的杂物进行及时清除,保证电缆表面的清洁型,延长电缆实际的使用寿命,实用性更强,操作更加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框绞模座。
背景技术
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经常用到相关的用电设备,由此需要搭设电缆用以对用电设备进行供电,考虑到实际的工作环境,工地用电所要搭设的电缆量通常都比较大,所以导致整体的铺缆、收缆过程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在工程完工后,用电设备需要撤离工地,相关的电缆也就需要回收封存起来以备后期的正常使用,目前对电缆回收装置多是安装在对应的框纹模座中,其本身多以一体化成型结构为主,不能够根据电缆的实际回收量来更换绕辊,同时其固定在电缆运输车的车厢底板上,拆装起来十分麻烦,不利于后期对其进行定期维护,并且考虑到电缆在铺设的过程中,受到工地环境的影响,其表层会沾染一些杂物,从而在对电缆进行回收的过程中,会将杂物连同电缆一起卷绕回绕辊上,造成电缆绕辊和模座的污染,长此以往会使得电缆表面的绝缘层遭受腐蚀,缩短电缆的使用寿命,也增加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目前的电缆框纹模座,拆装过程十分繁琐,并且在对电缆进行回收的过程中,不能够对沾染在电缆表面的杂物进行及时清除,影响电缆后续的正常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缆框绞模座,包括放置在操作台顶端的模座本体,所述模座本体的底端设有固定结构,所述模座本体的内侧放置有绕辊,所述绕辊的外壁上设有卡孔,所述绕辊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矩形限位块,其中一个所述矩形限位块远离绕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摇把,所述模座本体两侧的侧壁上对称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矩形限位块卡接在限位槽中,所述模座本体两侧侧板的内壁之间设有清缆装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U型底板,所述U型底板固定连接在模座本体的底端,所述操作台上设有与外界相通的U型卡槽,且所述U型底板卡接在U型卡槽中,所述U型底板通过紧固螺丝与操作台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清缆装置包括两根清缆辊刷,所述清缆辊刷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模座本体侧板的内壁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摇把的表面设有橡胶材料制成的防滑套。
优选的,所述模座本体外侧的拐角处均设有圆弧倒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的框纹模座,其与电缆回收装置的结合方式更加紧凑,并且拆装起来更加方便,同时可以利用设置的清缆辊刷,在电缆回收的过程中,对电缆表面的杂物进行及时清除,保证电缆表面的清洁型,延长电缆实际的使用寿命,实用性更强,操作更加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缆框绞模座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缆框绞模座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结构放大图。
图中:1操作台、2本体、3 U型底板、4 U型卡槽、5紧固螺丝、6绕辊、7矩形限位块、8摇把、9限位槽、10卡孔、11清缆辊刷。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东豪模具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东豪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026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卡扣式刀盒
- 下一篇:一种节能静音离心水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