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电柜漏电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400067.5 | 申请日: | 2019-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69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余雷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紫苹果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52 | 分类号: | G01R31/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青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柜 漏电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电柜漏电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壳体、PCB板、LCD屏幕板和矩阵键盘,所述PCB板上位于矩阵键盘上端的位置设有芯片槽,所述芯片槽内插接有AT89C51单片机芯片,所述PCB板上位于AT89C51单片机芯片上下两端均设有引脚,对应引脚内插接有插件,所述PCB板下端一侧设有RCMU检测芯片,所述RCMU检测芯片上设有检测导孔,所述检测装置壳体上端一侧设有独立电源,所述PCB板上端设有两侧对称分布的红指示灯和绿指示灯,所述插件一端设有导线,所述导线的另一端分别同LCD屏幕板、矩阵键盘、独立电源、红指示灯、绿指示灯和RCMU检测芯片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可自动漏电检测、灯控提示和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漏电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配电柜漏电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配电柜(箱)分动力配电柜(箱)和照明配电柜(箱)、计量柜(箱),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现有的配电柜大部分没有漏电自我检测装置,在发生漏电时,不能及时有效地提醒工作人员和附近的人,容易发生事故,安全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自动漏电检测、灯控提示和操作简单的配电柜漏电检测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配电柜漏电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壳体,所述检测装置壳体内部设有PCB板,所述PCB板上一侧设有LCD屏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上设置LCD屏幕板的另一侧下端设有矩阵键盘,所述PCB板上位于矩阵键盘上端的位置设有芯片槽,所述芯片槽内插接有AT89C51单片机芯片,所述PCB板上位于AT89C51单片机芯片上下两端均设有引脚,对应引脚内插接有插件,所述PCB板下端一侧设有RCMU检测芯片,所述RCMU检测芯片上设有检测导孔,所述检测装置壳体上端一侧设有独立电源,所述PCB板上端设有两侧对称分布的红指示灯和绿指示灯,所述插件一端设有导线,若干导线分别同LCD屏幕板、矩阵键盘、独立电源、红指示灯、绿指示灯和RCMU检测芯片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摒弃了现有技术的零序电流互感器进行电流的监控,采用RCMU芯片进行电流的监控,增大了能够检测的成分,本实用新型通过矩阵键盘设置参数,通过AT89C51单片机芯片进行总控制,能够实现自动检测并且通过连接的红和绿指示灯进行警示。
作为改进,所述芯片槽一侧设有推板,所述推板和芯片槽之间设有可转动的推块,所述推块上端插接有L形的转杆,所述转杆上端延伸至芯片槽外部。通过拉住转杆向后端转动,推块能够借助转杆的转动而转动,推块转动后改变其横向长度而推动推板挤压住AT89C51单片机芯片,将AT89C51单片机芯片固定住。
作为改进,所述转杆连接推块的另一端套接有防滑帽。防滑帽的作用是便于操作人员掰动转杆,而不会产生滑动。
作为改进,所述RCMU检测芯片一侧设有导线管一,所述导线管一另一端延伸至检测装置壳体外部,所述RCMU检测芯片远离导线管一的另一侧设有U形的导线管二,所述导线管二另一端延伸至检测装置壳体外部。导线管一和导线杆二的作用均为引导配电柜内引导出来的检测线路进入RCMU检测芯片的检测导孔内部进行检测。
作为改进,所述PCB板上四角处均设有固定孔。固定孔的作用是配合螺栓使用将PCB板固定在检测装置壳体内部。
作为改进,所述AT89C51单片机芯片的XTAL1端口和XTAL2端口上通过导线并联一个晶振CRYSTAL和两个电容,所述电容端通过导线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紫苹果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紫苹果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000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