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式水冷挤压油缸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78997.5 | 申请日: | 2019-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14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 发明(设计)人: | 杨星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和油缸(常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5B15/17 | 分类号: | F15B15/17;F15B15/20;F15B21/0423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王美华 |
| 地址: | 213161 江苏省常州市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水冷 挤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式水冷挤压油缸,包括缸筒、活塞和活塞杆,缸筒前端安装有压盖,缸筒侧壁上设有两个相距布置的油口,活塞杆与压盖内孔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压盖内设有冷却水道,所述的活塞内开设有贯通活塞两侧腔体的轴向油道,轴向油道内设有单向阀,所述的缸筒底壁上安装有在活塞运动到缸筒底端时顶开单向阀的顶针。本实用新型利用顶针顶开单向阀的阀门,使缸体左侧腔体内温度较高的液压油,也能通过轴向油道并经油口回流到油泵当中,这样能够更好的将液压油通过油泵冷却之后再输入油缸内部,以此降低油缸内部温度,防止密封圈受热损坏,提高油缸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式水冷挤压油缸。
背景技术
在压铸行业中,由于产品内部容易存在气孔,因此为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在压铸过程中经常要使用挤压油缸消除气孔。挤压油缸多放置在模具内部相对狭小的空间中,由于这一特性所以挤压油缸所要承受的温度较高,对挤压油缸的密封圈的密封效果和使用寿命产生很大的影响。现有方法是使用耐热密封圈或者在安装密封圈的端盖上开设水冷通道实现冷却。但是,由于使用于压铸行业的挤压油缸相对行程较短,动作频率快,油缸内部的液压油来不及完全回流到油泵中进行冷却,导致油缸内部温度始终处于较高状态,对于油缸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式水冷挤压油缸。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散热式水冷挤压油缸,包括缸筒、活塞和活塞杆,缸筒前端安装有压盖,缸筒侧壁上设有两个相距布置的油口,活塞杆与压盖内孔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压盖内设有冷却水道,所述的活塞内开设有贯通活塞两侧腔体的轴向油道,轴向油道内设有单向阀,所述的缸筒底壁上安装有在活塞运动到缸筒底端时顶开单向阀的顶针。
具体说,为实现单向阀的快速顶开,所述的单向阀贴近活塞后端面设置,顶针的固定部分置于缸筒底壁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顶针顶开单向阀的阀门,使缸体左侧腔体内温度较高的液压油,也能通过轴向油道并经油口回流到油泵当中,这样能够更好的将液压油通过油泵冷却之后再输入油缸内部,以此降低油缸内部温度,防止密封圈受热损坏,提高油缸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缸筒,2.活塞,3.活塞杆,4.压盖,5.油口,6.密封圈,7.冷却水道,8.轴向油道,9.单向阀,10.顶针。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一种散热式水冷挤压油缸,包括缸筒1、活塞2和活塞杆3,缸筒1前端安装有压盖4,缸筒1侧壁上设有两个相距布置的油口5,活塞杆3与压盖4内孔之间设有密封圈6,所述压盖4内设有冷却水道7。
所述的活塞2内开设有贯通活塞2两侧腔体的轴向油道8,轴向油道8内设有单向阀9,所述的单向阀9贴近活塞2后端面设置。所述的缸筒1底壁上安装有在活塞2运动到缸筒1底端时顶开单向阀9的顶针10,顶针10的固定部分置于缸筒1底壁内。
在活塞2退回到底的时候,利用顶针10可以将单向阀9的阀门顶开,这样缸体1左侧腔体内温度较高的液压油,也能通过轴向油道8并经油口5回流到油泵当中,这样能够更好的将液压油通过油泵冷却之后再输入油缸内部,以此降低油缸内部温度,防止密封圈6受热损坏,提高油缸的使用寿命。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和油缸(常州)有限公司,未经三和油缸(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789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极板用嵌装螺母
- 下一篇:一种汽车地垫撕裂强度测试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