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时监测震动频率的震颤仪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61511.7 | 申请日: | 2019-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09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 发明(设计)人: | 费芸;徐林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5/11 | 分类号: | A61B5/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郭智 |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时 监测 震动 频率 震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实时监测震动频率的震颤仪,包括音频芯片及其一侧通过导向电性连接的无线传输模块和报警模块,音频芯片放置于装置盒内,装置盒的顶面开设有方形的内腔,内腔的底面一拐角处开设有传声口,装置盒的两侧端面均对称设有凸块,凸块之间连接有首尾可固定的弹力带。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音频芯片、无线传输模块和报警模块放入防水的装置盒内密封起来,便可佩戴在手腕处,使得音频芯片监测并采集动静脉内瘘血管的脉动频率,将声波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传输至无线传输模块并发送至PC端或移动端中,用于分析并显示震动频率曲线图,以便医护人员实时掌控患者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实时监测震动频率的震颤仪。
背景技术
动静脉内瘘术是一种血管吻合的小手术,将前臂靠近手腕部位的动脉和邻近的静脉作一缝合,使吻合后的静脉中流动着动脉血,形成一个动静脉内瘘。动静脉内瘘的血管能为血液透析治疗提供充足的血液,为透析治疗的充分性提供保障。如果发生血栓,内瘘震颤减弱或消失在6小时内可以通过溶栓治疗,可以再次融通血管,如果超过6小时,患者将可能失去溶栓再通的机会,不得不选择从修瘘或造瘘手术,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实时监测震动频率的震颤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时监测震动频率的震颤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实时监测震动频率的震颤仪,包括音频芯片及其一侧通过导向电性连接的无线传输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音频芯片放置于装置盒内,所述装置盒呈方体结构且底面为上凹的圆弧面,所述装置盒的顶面开设有方形的内腔,所述内腔的底面一拐角处开设有传声口,所述传声口的内部粘接有硅胶薄膜,所述装置盒的顶面且位于所述内腔的四周均开设有条形状的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卡接有封盖,所述装置盒的两侧端面均对称设有凸块,其中一个所述凸块的内侧面中心开设有凹孔,另一个所述凸块的内侧面中心设有与所述凹孔插接的插柱,所述插柱的长度大于两个所述凸块的间距,两个所述插柱的一侧均套设有弹力带,两个所述弹力带的首尾可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音频芯片、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和所述报警模块均放置于内腔中,所述音频芯片位于所述传声口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卡槽的内部放置有呈方框结构的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弹力带的一端卷绕并缝合有套头,所述套头与所述插柱套接配合。
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弹力带的顶面最外端处缝合有刺面魔术贴,另一个所述弹力带的底面最外端处缝合有毛面魔术贴,所述刺面魔术贴与所述毛面魔术贴粘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实时监测震动频率的震颤仪,通过将音频芯片、无线传输模块和报警模块放入防水的装置盒内密封起来,便可佩戴在手腕处,使得音频芯片监测并采集动静脉内瘘血管的脉动频率,将声波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传输至无线传输模块并发送至PC端或移动端中,用于分析并显示震动频率曲线图,以便医护人员实时掌控患者情况,当监测到震动频率减弱或消失时音频芯片的控制器控制报警装置进行报警,提醒医护人员及时采取治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音频芯片的传输信号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的意义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615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用海水过滤器
- 下一篇:一种有线广播电视工作用多功能操作台





